9月14日起,確診病例的同住成員須自行上網註冊為密切接觸者,並在家中隔離10天。衛生部的居家休養計劃也將從15日起成為既定模式,符合資格並完成疫苗接種的確診患者將在家中休養。
根據衛生部昨天(9月14日)發出的文告,隨著社區病例增加,我國過渡成為具冠病韌性的國家,當局將進一步調整家中隔離的方案,並擴展居家休養計劃。
衛生部說,目前每10個社區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當中,有七人選擇在家中隔離。他們在接獲當局的通知後,除了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以外,都會在隔離期間留在家中。衛生部說,社區病例也在協助當局確認密切接觸者方面,非常配合。

衛生部說,有鑒於此,再加上社區病例的增加,當局將從昨天起,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方案做出調整。
當局將繼續為高風險的感染群如學校、醫院和年長者經常光顧的巴剎等,進行追蹤工作。其他較低風險的確診病例將收到衛生部的簡訊,他們須通知同屋住戶上網(https://go.gov.sg/quarantinereg)註冊為密切接觸者。這些密切接觸者必須提供他們上一次和確診病例接觸的日期與聯絡號碼。
衛生部隨後會向他們發出電子隔離令,通知密切接觸者他們的隔離期以及預約接受PCR檢測的程序。

接獲電子隔離令的隔離者須在開始隔離以及隔離結束前,到區域檢測中心進行PCR檢測,並領取免費的自助抗原快速測試儀(ART)。他們須在隔離期間每天進行ART檢測,並上載檢測結果。若在隔離期間感到身體不適,他們也可接受全天候的遠程醫療服務。那些家中不適合進行隔離的公眾仍可要求到隔離設施接受隔離。
衛生部較早前宣布,從本月11日起,密切接觸者如果檢測呈陰性,可在10天後完成隔離。他們之後每天須做自我檢測,直至隔離開始後的第14天。
從昨天起,接獲「健康風險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簡稱HRW)簡訊通知者的隔離期也同樣縮短至10天。收到「健康風險警戒」(Health Risk Alert,簡稱HRA)簡訊通知者則無須接受一系列的檢測和隔離,但當局也鼓勵他們接受免費的PCR檢測,並在家中進行ART檢測,減少與他人的接觸。
9月15日起
居家休養(Home Recovery)將成為既定模式
12歲至50歲、已接種兩劑疫苗的病患如果沒有其他嚴重疾病,家中也沒有80歲以上或屬於高風險群體的家庭成員,都可在家休養。這些病患一旦接獲確診通知,就應自行在家隔離,無須到醫院或是社區護理設施。病患也必須在附有廁所的房間內進行隔離。
患者在進行居家休養首日也會先進行遠程醫療評估,確保他們狀況良好。患者也可能需要佩戴電子追蹤器,確保他們沒有離開房間。
若患者的PCR檢測結果呈陰性,或是病毒載量低,可在發病第七天後結束居家休養,否則,只要病患情況良好,他們可在發病第10天結束居家休養,無須接受進一步檢測。結束居家休養的病患不會受到任何的行動限制,但仍應在下來的七天內減少和他人接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