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新加坡需要一位能帶領新加坡重建輝煌的新領袖!任務可謂是任重道遠,責任重大…
那麼新加坡人對於總理候選人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7成國民能接受 少數族裔擔任總理或總統
在2021年11月-2022年1月之間,調查小組訪問了大約2000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調查結果顯示:現在的新加坡人,有7成可以接受由非華族出任新加坡總理或總統。

新加坡曾經的非華族總統 有69.6%的新加坡人可以接受馬來族總理,接受印族總理的人數則有70.5%,分別高於五年前的60.8%和64.3%。
而能接受華族總理的人數則高達96.8%,高於之前的95.6%。

以上圖源:8 world
相信隨著公眾對少數族群擔任總理的接受度上升,不過還是有小部分人還沒有做好準備。
也許新加坡仍可考慮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名少數族裔的總理提名。
新加坡第二任和現任 總理的選舉過程
1984年新加坡的全國大選,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大跌12.9個百分點。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認為,越是這樣的時候,選定接班人的工作就越不能推遲!

從大選投票日到新內閣12月31日正式宣布,九天時間:就是決定新加坡第二代領導人的關鍵一周。
國父李光耀認為,基層情況隨時在變,副總理吳慶瑞已退休,人民行動黨的自我更新刻不容緩。他催促領導班子趕緊選出領軍人,表示不論選誰,他都接受。

國父李光耀還會要求年輕部長在紙上寫下其他部長在他們心目中的排位。
根據陳慶炎的記憶,年輕部長們在行動黨總部討論了大約10天沒有結論。12月30日,年輕部長們到陳慶炎家中召開會議繼續討論誰出任第一副總理,也就是新團隊的領軍人。
這個會議後來被稱為「群英會」。吳作棟在12月31日告訴李光耀,年輕部長一致推舉他出任第一副總理。

新加坡第二次政治交替,總理吳作棟很早表示,副總理李顯龍是他與內閣同事明確選擇的下任總理。
此外,吳作棟在與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商議後,仍舊制定了一套程序來提名和確認接班人。
部長和議員分別召開三次會議,最後,議員一致支持選李顯龍為接班人,並由黨中委會確定這項安排。
當時吳作棟希望這個程序成為一個傳統,因為2004年的接班人選雖很明確,但未來的接班人選也許就不會這麼一目了然。

以上圖源:strait times
新加坡的第二任、第三任總理就是這樣誕生的。
那麼接下來的第四代領軍人物到底會是誰?又會以什麼方式選出,估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會見分曉…
三位最有力的競選者 黃循財 王乙康 陳振聲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研究所副所長就曾指出:
出任財長者很可能就是下任總理的領跑人!
第四代總理人選應該會從第四代領導團隊中誕生,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49歲的黃循財,在聯合領導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時有亮眼表現,也備受民眾矚目。
黃部長的學歷很高:1993年,他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後又獲得了密西根大學安阿伯分校的經濟學文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黃部長曾在貿工部、財政部、衛生部等多個部門擔任公務員,並在2015年擔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從政生涯,一片坦途!
黃循財是現任財政部長,那麼他真的就會是鐵定的第四代領軍人物了嗎?

可能事情並不會如此簡單!
這場第四代領導團隊領軍人物兼新加坡總理的遴選賽一定會更為跌宕起伏…
李顯龍總理在解釋為何會選擇由黃循財部長出任新一任財長時就指出:
我這麼做,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財政部是政府的重點部門,很多政策和措施都需要財政部的協調。因此財政部換人時,肯定會牽涉到不少其他部門的人選。

第二,去年的冠病疫情影響了我大選之後的布陣。大選後,我本想調動貿工部、衛生部和人力部的部長,但因為當時疫情嚴峻,這些部長都扮演著關鍵角色,所以我決定讓他們繼續全心全力執行他們各自的防疫任務。」
「現在,我國整體上有一套相當完善應對疫情的策略,經濟情況和疫情也逐步地穩定下來。所以在這個時候調整內閣,做比較全面的重組,為新加坡的長遠發展做更好的準備我看是正確的決定。
同時,這也讓我的團隊有機會吸取更廣泛的新的經驗。」

以上圖源:kk news
從以上得知,李總理大選後已想在內閣布陣,但被疫情打亂腳步;而財政部的工作需與其他部門協調,財政部長當然是協調能力最強的部長。
黃循財在擔任財長之前,身為跨部門抗疫小組聯合領導,表現極其出色,他也在2016年開始就擔任了財政部第二部長。
部長的的名字還自帶財氣,相當吉利!
不過財長的工作很多比較艱巨,吃力不討好。
就像之前總理人選呼聲最高的王瑞傑部長請辭那般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之後的變數也很難預測。

衛生部長王乙康部長,今年51歲。
王部長的政治生涯較為「坎坷」,原本在2011年就有機會從政,可在當年大選中,他所在的人民行動黨團隊,輸給了由工人黨前秘書長劉程強所領導的團隊,成為新加坡選舉史上人民行動黨第一次丟掉的集選區。

4年後,他轉戰三巴旺集選區,這次他沒有再失利。歷經教育部代長、教育部長、交通部長、衛生部長,彌補回了之前損失的四年時光。
自從擔任衛生部長以來,由於疫情嚴峻,一直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不過他並沒有被這令人喘不過氣的壓力而壓垮,可以說是鐵漢一枚。並且在疫情的關鍵時刻,要求民眾大力開打疫苗,毫不手軟,可以看出處理工作的抗壓能力極強。

以上圖源:bbc
最近,他又致力於開通新馬關卡復甦,幹勁十足,性格中不乏堅毅和果敢,也是非常強有力的第四代總理候選人的競爭對手!
王乙康和黃循財兩位部長,最近還開通了Tiktok,人氣槓槓地!
最後,不能忘了在第四代領導團隊的核心成員中,曾經的51歲貿工部長陳振聲,現在的教育部長,他的黨職是很高的。
他曾在2018年就被王瑞傑選為副手,是行動黨第二助理秘書長,可見其經驗老道。

現階段,陳振聲在教育部的工作也做得相當有聲有色。
陳振聲是有新加坡武裝部隊背景的政府官員。從政前,他曾是新加坡陸軍總長。
陳振聲還曾擔任過新加坡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國防部第二部長和總理公署部長,政績斐然!

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出生在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單親家庭的他,從小和兄弟姐妹6人擠在一間三房式組屋內。
後來他一路奮發讀書,獲得新加坡總統獎學金前往劍橋大學深造。退伍後,他就任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職總、總理公署、貿工部、以及現在的教育部長一職。

以上圖源:sohu
他從政後進入丹戎巴葛集選區,就是國父李光耀生前所在的集選區,履歷優秀,一直被很多人看好。
到底總理接班人選是大家心目中的財長位置;還是最終決定人選會出人意料?
相信一切也許會在未來幾個月中塵埃落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