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多天,終於還是來了!
中國衛健委公布了又一條事關防疫的新政:
從周三(12月14日)起,中國相關部門將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

圖源:美聯社
早在六天前,北京市衛健委發布的單日新增病例中,就不再公布各區的具體數字了,在當時就引起了一陣議論。
這次,中國衛健委將這個舉措擴展到了全國。與此同時,官方也給出了這麼做的理由。
官宣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
已經無法掌握準確數字
事實上,衛健委這次的官宣,或許已經沒有太出人意料之外。
畢竟,在中國優化了一些防疫措施後,抗原已經取代核酸檢測,成為了中國最常見的確診方式。
而抗原檢測出陽性後,或許就會有一部分選擇在家靜養而不上報。這種事在新加坡也有發生過。

因此,在向公眾宣布這個新措施時,衛健委也表示做出決定的原因這,還是由於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無法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
不過,雖然不再公布數據了,但中國疾控方不打算完全放鬆。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主任李群在採訪時,表示中國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數據不代表完全「擺爛」。

從原有的大規模核酸檢測轉為抗原檢測後,中國各地的基層醫療系統將會繼續指導無症狀感染者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並針對個人的病情給予相應服務。
另一方面,中國官方也會繼續收集聚集性疫情檢測的結果和報告,並掌握新一輪疫情的規模、範圍和強度,以此制定相應的疫情防控政策。

圖源:Yahoo
不過,他也坦承現在中國想要統計準確的疫情數據難度確實不小。
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因為在新的防疫指導方針下無需去醫院就診,因此各地醫療機構往往無法獲知最準確的數字。
中國衛健委的這個決定,似乎和新加坡曾經的決定如出一轍。
早在去年9月,新加坡衛生部就官宣不會再公布無關聯病例,也不再羅列所有活躍的感染群,今後每日的疫情報告,都只會突出住院病患的情況,比如他們是否已接種疫苗、有多少人是年長者、有多燒人需要輸氧,有多少人在加護病房治療。

圖源:CNA
當時,衛生部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想要溯源甚至是尋找病例之間的關聯實在是太難了......
再加上新加坡轉向「與新冠共存」後,更重要的是關注重症病人的數量,確保醫療系統不受重負。

圖源:CNA
在當時,新加坡也有不少人對此持反對意見,就連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也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表示「還不是時候」。

何晶希望原有的病例公布情況至少維持到年底
到了今年11月,在新加坡最後一個防疫限制(強制室內口罩令)取消的兩個月後,衛生部又一次宣布,將不再公布當天病例數據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當局覺得每日病例都會出現較大波動,無法作為新加坡實時疫情的參照。
因此,當局決定將重心放在七天移動平均病例數上,以此作為病例趨勢的新指標。

圖源:見水印
這兩年來,新加坡一直根據本國的疫情態勢,不斷調整防疫措施。
直到2022年,奧密克戎毒株被廣泛證實毒性相較其他毒株更弱後,新加坡開始慢慢開放。
從今年3月底開始,新加坡已經逐步開放了半年多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新加坡並沒有被病毒擊垮,反而得到了讓人欣喜的「後遺症」。
新加坡的新冠「後遺症」:
這裡徹底活過來了!
這幾天,在中國開始解除一些防疫限制後,很多人都在網絡上發文,擔憂感染後的症狀,也害怕可能染上新冠後遺症。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新冠的「後遺症」,不只是身體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而新加坡目前已經有218萬多人感染了新冠,事實證明,新加坡的「後遺症」確實很嚴重,也很美好......
【1】街上的人越來越多
疫情前兩年,新加坡各地的街頭,總是一片蕭瑟。

2020年四月的「斷路器」期間,圖源:見水印
即使政府一直在努力恢復往日的人潮,但在各種防疫限制下(比如疫苗接種差異化管理措施),新加坡一直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樣子。

春節期間的牛車水也沒有了以往的熱鬧,圖源:見水印
不過,自從政府開始官宣放開後,新加坡街頭就擠滿了人,CBD的地鐵站內又要重新排隊才能擠上列車了......

圖源:海峽時報
摘下口罩的人們齊出動,商業街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圖源:Venuerific
因為疫情管控措施的原因,一直沒能好好和家人朋友出去聚餐的人們,開始聚集在餐館內大快朵頤。
有些知名餐館,一到飯點時分食客甚至還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能進去哦~

圖源:FB@David SF Chan RB
【2】國際旅客紛紛回流
疫情帶來的國際旅行限制,沉重打擊了以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新加坡。
樟宜機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顯得相當冷清,裡面不少商店都關門了。

樟宜機場到達大廳一景,圖源:見水印
很多新加坡景點,再也沒有往日的人氣。地標景點魚尾獅周圍只有行色匆匆的過路人,顯得相當孤獨。

圖源:Green Queen
在新加坡於今年4月開始放寬邊境限制後,再加上全球航空業重啟,立馬就有很多外國遊客來到了新加坡!

樟宜T1入境大廳,圖源:海峽時報
魚尾獅雕像附近又坐滿了人。當然,這裡面不僅有外國遊客,也有新加坡本地人(比如在雕像前拍婚紗照的新人大機率就是新加坡人)。

圖源:彭博社
國際遊客迅速回流,也有官方數據為證。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就吸引了150萬人次的遊客到訪,全年遊客大概在400萬至600萬人次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達到疫情前2019年數據的近三分之一了!
【3】大型活動的回歸
自新加坡在今年8月宣布取消「室內強制口罩令」後,各類大型活動就回到了新加坡。
其中包括了傳統體育賽事F1方程式大獎賽:

圖源:法新社
也有年輕人熱愛的電競賽事——DOTA2全球邀請賽:

圖源:Yahoo
全球音樂大咖也紛紛來了新加坡,流行、電音、搖滾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都有......

比如美國傳奇搖滾樂隊槍花,圖源:Twitter@Guns N' Roses
12月17日,周杰倫也要在新加坡舉辦他的演唱會了~在飛機上他還隔空向新加坡樂迷喊話「準備好了嗎?」


圖源:周杰倫ins
各種類型的活動都紛紛集中在了這幾個月,動漫愛好者們,也在某一天塞滿了新達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