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7月14日上調全年通脹預測,並收緊貨幣政策,上調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的中心軸。

新加坡通過調整新加坡元匯率來管理貨幣政策。通過調整匯率升值斜率、中心軸和波動範圍三個工具,令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升值或貶值,以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
為應對經濟復甦過程中的通脹壓力,新加坡金管局於2021年10月宣布收緊貨幣政策,為亞洲地區繼韓國後第二個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國家。新加坡金管局通常於每年4月和10月發布周期性貨幣政策公告,但今次為10個月內第四次宣布收緊貨幣政策,也是第二次周期外調整貨幣政策。今年1月,新加坡金管局在周期外宣布調整新加坡元升值斜率。
新加坡通過調整新加坡元匯率來管理貨幣政策。通過調整匯率升值斜率、中心軸和波動範圍三個工具,令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升值或貶值,以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
新加坡金管局在政策公告中稱,過去三個月,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在政策區間的上半部分處於升值狀態。新加坡三個月銀行同業拆借率(SIBOR)從今年4月的1.1%升至1.9%,而新加坡元三個月隔夜利率(SORA)從0.3%升至1.0%。今次將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政策區間的中心軸上調至現行水平,升值斜率和波動範圍保持不變,配合之前的緊縮政策,有助於減緩通脹壓力並確保中期價格穩定。
新加坡銀行外匯策略師沈茂雄稱,為應對高通脹壓力,各國央行不得不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如加拿大央行於7月13日宣布將政策利率調整為2.5%,即加息100基點,高於75基點的市場預期。面對全球加息潮,新加坡金管局若等到10月再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顯得不合時宜。亞洲範圍內,新加坡和韓國率先開啟貨幣緊縮政策,菲律賓央行最近也出人意料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至3.25%,以應對通脹壓力。

新加坡金管局指出,自4月份再度收緊貨幣政策以來,內外部因素已對通脹造成進一步壓力,4月和5月的核心通脹率增均達到3.4%,高於首季的2.5%,反映出大範圍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新加坡金管局預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國內工資壓力將令未來數月整體通脹壓力將居高不下,上調2022年核心通脹率預測從2.5-3.5%至3.0-4.0%。
沈茂雄稱,新加坡金管局歷來更專注於抑制通脹,預計將保持鷹派貨幣政策傾向,可能在看到經濟增長放緩及供應鏈中斷減少令通脹壓力緩解後,才會鬆開緊縮貨幣政策。鑒於今次已調整政策區間的中心軸,預計在10月的周期性貨幣政策公告中,新加坡金管局將通過增加新加坡元的匯率升值斜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美元被高估,但仍是最差之中最好的選擇。新加坡元暫時無法抗衡美元的強勢背景,但新加坡金管局在非周期收緊貨幣政策可能令新加坡元在該地區、及兌歐元和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時保持彈性。」沈茂雄預計,2022年三季度,美元或會保持領先地位。美國6月CPI高於預期,增強了美聯儲在本月晚些時候加息至少75基點甚至100基點的可能性。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和美聯儲收緊政策放緩,美元可能在6到12個月內持續走低,預測未來12個月美元兌新加坡元的匯率維持在1.35。

堅定邁向「與新冠共存」的新加坡,正迎來強勁的經濟復甦。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MTI)7月14日發布的預測稱,新加坡GDP在2022年二季度同比增長4.8%,延續了一季度4.0%的增長。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新加坡2022年二季度GDP與一季度持平,而一季度環比增長0.9%。除生物醫學製造和化工業外,其他所有製造業部門均呈增長態勢。在全球對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的持續性需求推動下,電子和精密工程業繼續取得強勁增長。
新加坡金管局公告稱,外部經濟增長勢頭放緩將在下半年對新加坡貿易相關行業造成壓力,面向新加坡國內市場的行業及旅遊相關行業預計將繼續復甦,支撐經濟增長,因而預計2022年全年GDP增長將處於3-5%預測範圍的下半部分。展望2023年,新加坡的主要貿易夥伴可能會因緊縮貨幣政策出現更大幅度的經濟放緩,新加坡GDP增長預計也將在2023年進一步放緩。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為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想要獲知更多相關信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
*原文標題:新加坡金管局再度收緊貨幣政策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為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