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看護有抑鬱風險 本地倡導推行強制護老假

看護者陪伴年長者。(圖:CNA/Calvin Oh)
調查發現,每十名看護中就有四人有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勞資政三方組成的工作與生活和諧行動聯盟促請本地企業強制增加看護假,包括護老假。
40%受訪看護者有抑鬱風險
卓越慈懷研究與教育中心(Palliative Care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約40%的受訪看護有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共有200名看護者參與調查。這些看護者都是托福園居家護理(Dover Park Hospice)病患的家屬,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參與調查,受訪的看護中,49%也同時擔任全職工,另外8%的看護有兼職工作。
調查也發現,除了看護費用援助外,他們也希望能享有看護假。
促請僱主推行看護假期
勞資政三方組成的工作與生活和諧行動聯盟促請僱主,在現有的必要假期之餘,再強制推行至少兩種看護假,包括父母看護假、家人看護假和孩童病假。
此外,人力部長陳詩龍也鼓勵僱主實行靈活工作模式,讓員工有靈活空間可以平衡看護和工作需要。
看護假減輕雇員壓力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在非盈利組織曹氏基金會(Tsao Foundation)擔任高級經理,52歲的Yong Leong Ying分享個人經歷,她說父親病逝前的那幾年,健康每況愈下,她經常需要請假陪他複診。
不過,好在她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家人看護假(Family care leave)和護老假(Eldercare leave)來照顧父親,減少了許多壓力,她說:「那些假期幫了我很大的忙,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他的看診時間。」
本地的企業一般推行產假、陪產假、育兒假和無薪育兒假,但沒有提供統稱看護假的家人看護假、護老假或父母看護假。
公務員每年享有兩天父母看護假
主管公共服務的教育部長陳振聲今年3月份在國會通過書面答覆透露,本地的公務員每年可享有兩天的父母看護假,當中約一半的合格公務員每年會動用至少一天的看護假。
另外,人力部在2020年的一份數據顯示,本地大約13.2%的企業或1785家公司,為員工提供看護父母的假期。
所謂的看護父母的假期,是員工請假來照顧父母、繼父母、岳父母或家翁家婆。
年長父母如幼兒需要看護
受訪看護者拉斐爾(Raffael)說,企業應該提供一樣的父母的看護假和育兒假。「年長父母和幼兒都依賴我們看護,父母老了後,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照顧,尤其是如果他們患有慢性疾病,更需要門診看醫生。」
Yong Leong Ying認為,其他家人的支援比起看護假期更為重要,「但如果是唯一看護,支援有限,那就很辛苦,多少假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