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跨境霧霾或捲土重來 民眾該如何應對?

2019年煙霾來襲(圖:路透社/Feline Lim)
闊別三年多未在本地出現的跨境霧霾,或將在今年捲土重來。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引述國家環境局網站的內容指出,這些跨境霧霾是因為區域國家林火和燒芭活動所引起。
本地霧霾工作小組已展開準備工作,新加坡氣象署也呼籲民眾做好準備。氣象署表示,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和印度洋異常的氣候震盪現象正逐漸形成,因此同近幾年相比,這一次本區域的乾旱情況可能更加「激烈和漫長」。
而這個旱季可能從一般的6到9月,延長到10月份。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每三到五年發生一次,它與太平洋靠近赤道部分的海洋和大氣的變化有關。
我國今年有七到八成的可能性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這將影響我國的降雨量;氣象署指出,上一次強勁的厄爾尼諾是在2015年的6月和9月間發生,當時總降雨量比長期平均水平低約 35%,該期間的平均溫度為攝氏28.8度,比這些月份的長期平均溫度高出0.6度。
氣象署說:「乾燥和溫熱的條件有利於泥炭地(peatland)和植被(vegetation)火災的發展。因此從本月起,在長時間的乾燥天氣下,熱點可能會升級,尤其是在容易發生火患的地區。」
國人該如何應對煙霾?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日前表示,作為預防措施,國人不妨做好準備,確保自己有足夠的 N95 口罩供應,並且擁有空氣凈化器。
國家環境局的霧霾微型網站指出,可攜式的空氣凈化器可讓封閉空間中的顆粒水平保持在較低水平。潔凈空氣輸送率越高的設備,可以為房間提供更多的潔凈空氣。
網站也指出,兒童、老人、孕婦和患有慢性肺病或心臟病的人更脆弱。當空氣品質處於不健康水平時,患有慢性肺病或心臟病的人不應進行長時間或劇烈的戶外運動。兒童、老年人和孕婦應儘量減少此類運動,而健康的人應減少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