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熟食中心經過三個月翻新後於前天(3月1日)重開,已有46年歷史的熟食中心換上了全新的通風系統、風扇和燈,廁所也重新整修,用餐區則裝上防鳥網,知名美食攤位早上就迎來食客人龍。 1975年投入運作的黃金熟食中心在去年12月1日至前天進行三個月整修。據小販透露,距離上一次在2002年大型整修已有18年,間中曾翻新數次。

圖片來源網絡
黃金熟食中心小販委員會主席莊豐強(58歲)指出,經過這次全面整修,熟食中心內原本老舊的風扇、燈、電線、通風和污水系統都已全部換新,另外也重新裝修了廁所和鋪設斜坡,方便殘障者進出。
他說:「當局也新建有蓋走道,從熟食中心連接到巴士站,方便附近上班族走到熟食中心用餐,不用擔心大太陽或下雨。」
莊豐強在熟食中心經營「黃金特製釀豆腐」攤位。他透露,他準備的食材比整修前少,因為擔心三個月沒開工會應付不來,結果開檔首日就有許多熟客光顧。「很多人等了三個月,第一天開檔就來吃了。」
海南起骨雞飯攤主顏水福指出,他在整修三個月期間並沒有在其他臨時攤位做生意,這次裝修後也不會漲價。至於裝修後會不會影響生意,他說昨天是首日營業,還難以預計。

圖片來源網絡
大部分受訪攤位的食物價格沒有調高,也有部分業者說食材成本上漲了,只好調整價格,並非出於熟食中心整修。
「刀」魚湯攤位助手陳麗娟(57歲)指出,一桶17升的食用油價格從20多元上漲到30多元,為了應付成本,得稍微調整食物價格。
她說:「過去三個月,我在別的攤位幫忙,他們也已經漲價了。所以不是因為小販中心翻新,而是成本上漲,最近的物流費用增加也有關。」
住在黃埔的孫秀娟(65歲,家庭主婦)是黃金熟食中心的常客,她最喜歡吃這裡的釀豆腐,她覺得售價和整修前差不多。
私召車司機林少華(55歲)則認為,和其他小販中心相比,黃金熟食中心有不同樓層,空間比較大,不會擁擠。他說,熟食中心整修後空氣比較流通,桌椅更乾淨,他特地和朋友約在這裡聚餐。
「廁所也變得很乾凈,我最滿意的是新的防鳥網。
以前去買飲料的時候,回到桌位就會看見鳥靠近我的食物,現在沒看到鳥飛進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