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航一名飛行員日前在澳洲接受酒精檢測不過關,導致航班取消的事件,新加坡民航局表示正在進行調查。這也是民航局近10年來第一次接到類似事件的通報。
新加坡民航局在回復《8頻道新聞》詢問時表示,嚴正看待有關機師濫用藥物及酒精的情況。
「包括機師在內,機組人員在任何一架從我國機場起飛的班機,或是在新加坡註冊的飛機上,執行任何一個地點的航班飛行任務時受到酒精的影響,都是觸犯法令的行為。」
我國的航空條文(Air Navigation Order)規定,機師在受到任何精神活性物質的影響下,都不應該執行飛行任務,這當中包括酒精、阿片類藥物(Opioids)以及鎮靜劑,它們可能導致機師無法安全並妥善地執行任務。
觸犯條例可能面對最長5年監禁,或是最高10萬元罰款,或兩者兼施。
上個星期六(15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名機師,因接受澳洲民航安全局的酒精檢測時不過關,導致一趟原定當天早上7點從澳大利亞墨爾本飛往紐西蘭惠靈頓的航班被取消。
民航局適航/空勤司司長符翔發表示:「民航局嚴正看待這起事件,並在進行調查。在過去的10年當中,這是民航局所接到的唯一一起類似通報。」
我國民航局規定,航空公司需要保證機組人員在執行飛行任務前的至少8個小時內,不要接觸酒精飲料。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規定則是,禁止旗下的機師在航班起飛前10小時內飲酒。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名發言人昨天(17日)在回復《亞洲新聞台》詢問時表示:「我們禁止機組人員在執行起飛任務前的10個小時內飲酒。」
「因為乘客和機組的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濫用藥物或酒精的行為都不會被容忍。」
針對這起事件,新加坡航空公司表示不會進行藥物及酒精的抽查檢測。
新航發言人表示:「雖然新航不會進行酒精及藥物的抽查檢測,我們要求機組人員配合有關部門的任何藥物及酒精檢測。」
「除此以外,我們的機師每年都會經過嚴格的體檢,以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滿足駕駛飛機的要求。」
不過,沒有統一的國際規定說明機師在飛行前多長時間必須禁止飲酒,不同國家和航空公司對此意見不一。
雖然新航規定是10個小時,但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以及澳洲民航安全局則規定,「酒瓶與油門(bottle to throttle)」之間要保持8小時的間隙。
而在其他國家,包括印度和日本航空在內,都規定機師在航班起飛前的12個小時內不准飲酒。
- CH8/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