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椰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就是新加坡的殘疾人
智障患者行動不便的老人特別多
不管是走在路上
還是乘坐交通工具
都會經常碰到這些弱勢群體

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一看好像有點敏感
但實際上答案卻很簡單
因為新加坡政府對於弱勢群體的特別關注
讓他們可以走出家門
跟普羅大眾一起生活工作
所以看起來就會覺得特別多
有一句話說得好
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就要看是否能平等的對待弱勢群體

這需要國家從觀念和硬體上
給殘疾人提供能讓他們和健康人
平等的、融入社會的條件
如果是這樣的操作,就很難出門!

銀行門口的台階

自動提款機前的台階

商場裡面的台階

彎曲的盲道

被樹占領的盲道
缺少無障礙的通行設施
是攔截他們出門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的基礎設施有多完善?
椰子在新加坡呆了十幾年
對這方面還是有點體會的
下面就來一起盤點一下!

地鐵站



這個圖標只要坐過地鐵的人都見過
是為老弱病殘預留的位置
每節車廂都有
國內不少城市也都有了


給坐輪椅的老人和殘疾人專用的上下坡道
在每個地鐵站都有

為老弱病殘讓路的標語


公用的輪椅
給有需要的人上下電梯和地鐵

較寬的通行門是給嬰兒車和輪椅使用
每個地鐵站都有


地鐵站裡面的盲道

公車站

公共汽車專屬道
時間表示在這個時間內
不准任何其他車輛使用

公共汽車停靠站
這邊的路面會凹進去一片
停靠的時候,不阻擋交通


坐輪椅的人專用道
公車司機有責任下車
幫助推上公車

公車上專門停靠輪椅的位置

馬路


盲道,以及護欄
以防有車輛衝上人行道

停車場

輪椅使用者專用停車位
各大公共停車場都有

如果正常車輛停在這裡
會被罰款或者鎖車輪
所以幾乎都是空的

指明只有有孕婦和輪椅的車輛停放

家庭車停放位
有嬰兒座椅的車輛才可以停放
否則罰款100新幣
並且把車輪鎖住

商場

幾乎每個商場都有母嬰
和輪椅使用者專用的地方

母乳的椅子
以及為嬰兒換尿片的小床

母嬰和換尿片的地方分開
互相不影響

有扶手的輪椅使用者的廁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