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求自身的發展和更好的生活,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長期定居在外的公民,我國也不例外。在一般情況下,我國管這一類人稱為華僑,然而,在亞洲,有個國家70%以上的人口都是華人,可是我們卻並不能將其公民稱為華僑,因為他們並沒有想過要認祖歸宗。

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它的國土面積很小,只有719.1平方公里,甚至還沒有我國的一些縣城面積大。然而,國土雖然小,可是新加坡卻是整個亞洲除中國以外,華人人口數最多的國家,在新加坡,華人人口數量甚至占到了整個國家人數的2/3。

那麼,如此多的華人又是如何到了新加坡的呢?他們又為什麼從未想過回歸中國呢?這就要從十九世紀開始說起了。當時,我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人民飽受戰爭、饑荒與貧窮之苦,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部分中國人不得不離開家鄉,飄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尋找生機,並從此在新加坡定居,生根。

在這些定居在新加坡的華人看來,自己並不是中國人,哪怕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國,可是他們生在新加坡,長在新加坡,也就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了。如今,新加坡發展迅速,已經是一個十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均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