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童工走向女富豪,從香港來新企業家洪燕:錢總會花掉,但教育留得住

2024年04月29日   •   8037次閱讀

新加坡家辦Paeonia集團創辦人洪燕積極回饋社會,特別是教育科研方面。她認為,對教育、學術界和社區等領域的捐贈,意義其實遠遠大於直系親屬的財富傳承。(鄺啟聰攝)

2023年4月,一名神秘買家以3558萬元向凱德騰飛房地產信託(CapitaLand Ascendas REIT)收購位於甘榜安拔(Kampong Ampat)的一棟工業大廈,出價比項目2022年底的估值高出55%,更比凱德騰飛2005年購買的價格多出兩倍以上。

這一交易立即引起了市場的矚目,也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這位神秘買家究竟是誰?是什麼來頭?

她,正是來自香港的女企業家——洪燕。

洪燕是一名資深企業家和風險投資人,約四年前從香港移民到新加坡,並加入創辦家族理財辦公室的浪潮,在新加坡設立家辦Paeonia集團。

除了製造和銷售測試設備以及進行各種投資項目外,集團也設立基金會,支持教育、藝術、醫療和社區發展等。

與洪燕面對面接觸時,這名女富豪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給人的印象平易近人,談話誠懇且積極向上,不時有著精闢睿智的人生感悟和金句。她做起事來也顯得低調而不張揚,沒有許多新晉富豪的炫富或奢侈作風。

談起她的成功事業時,她只說自己是幸運地抓住了百年難得一遇的「中國順風」機遇。自己人生目標,從來不是要成為女富豪,要賺很多很多的錢。

想尋求內心平安喜樂

看見別人高興自己就高興

洪燕說:「我想有個精彩人生,繁花似錦,有著心裏面的平安喜樂。這個心裏面的平安喜樂,是因為你看見的人都有張高興的笑臉。我覺得,當你看見別人高興,你就能夠高興,那你也就能真正地找到心裏面的平安喜樂了。」

她從凱德騰飛房地產信託買入的工業大廈,主要是自用。「我們不是要炒賣房地產,只是把房地產作為主要資產配置。」

最近,她看中另一棟工業大樓,但與投資團隊商量後,後者建議這項目可能不太容易租出去,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

「但我覺得,如果這地方不好租,我們就把它改建成社區中心,讓附近的孩子來這裡讀書或打打遊戲機,這也是不錯的啊。」

支持多家教育與社區機構

資助知名學者到南大講學

對她而言,收購工業大廈將可能是她搭建社區中心的第一步。她的人生,已經經歷了若干次的低谷和高潮,現在進入到回饋社會、澤被後世的新的人生境界。

事實上,洪燕一直積極回饋社會,特別是教育科研方面。

2024年2月,Paeonia基金會南洋理工大學捐贈500萬元,用於支持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的領導力發展計劃,並設立新的教授職位,以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洪燕本身也是南大董事會成員。

洪燕的Paeonia基金會2024年2月饋贈南洋理工大學500萬元,用於支持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的領導力發展計劃。南大校長何德華教授送上一份紀念品給洪燕,以示謝意。(南洋理工大學提供)

2022年,她資助諾貝爾獎物理學家奎洛茲(Didier Queloz)到南大進行公開講座,分享天文學心得。

作為一名藝術和教育慈善家,洪燕曾支持沃頓商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香港管弦樂團等多家機構。

她也向飛躍家庭服務中心等社區機構慷慨捐款。

由於她的各種貢獻和成就,她被評為沃頓商學院2019年度中國企業家,以及聖馬可學校的2013年傑出校友。

積極支持教育科研的洪燕說:「錢不能留住,但教育可以。只要你有本事,跑到哪裡你都不怕。」

她當初就是憑著優異學業成績而脫貧,如今她抱著感恩情懷,也想通過資助教育科研幫助他人。

跟隨父母漂泊異鄉

自小學會獨立面對困難

洪燕(前排左)出生於北京,六歲時舉家從中國遷到香港生活。(受訪者提供)

洪燕出生於北京,祖籍漳州,祖上曾有人在當地擔任過官職,享有一定聲望。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她的祖上從中國途經新加坡,來到印度尼西亞的泗水,成為早期的印尼華僑。所以,洪燕對南洋有一份深厚感情。移居到新加坡,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洪燕能夠說流利的福建話,也懂得一些印尼語(Bahasa)。在新加坡生活時,當她偶爾聽到一些人說著與印尼語相似的馬來語,或者品嘗到印尼美食時,不禁讓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也勾起她與婆婆在一起時的童年回憶。

1950年代,洪燕的父母洪德炎和楊安欽回到中國發展,分別考入武漢大學的物理系和化學系。

在洪燕六歲時,父母決定帶著她與哥哥以及外婆,舉家遷移到香港生活。昔日科學家,被迫淪為工廠工人。

洪燕指出,父母雖然是科學學者,但不會說廣東話和英語,而且他們在武漢大學獲得的學位並不被香港政府和企業承認。

因此,他們只能從基層工作做起,父親做焊工,母親做縫紉工,她和哥哥放學後幫忙家務做家庭工,貼補家用。

當童工給玩具娃娃穿衣

卻從未有自己的娃娃

洪燕回憶道:「我們一家住在荃灣,房子只有80平方英尺……小時候,我們連港幣30元(約5新元)的幼兒園學費也付不起。我記得媽媽帶我去坤慈幼兒園,但由於學費太貴,只好帶我回家。因為洗澡得要用煤油爐燒水,所以每周只能洗兩次澡。因此,我學會了節約時間,三分鐘洗完澡,五分鐘吃完飯,把時間用在更有用的事情上,比如讀書和做家務。」

她帶著一絲苦笑說,小時候做的童工是給玩具娃娃穿衣服,「但我從來沒有自己的娃娃」。

洪燕對於「大快活」(香港連鎖快餐店)的炸雞腿飯印象深刻。因為在小學四年級,她拿到全班第一名後,父母帶她去那裡慶祝。「那是我第一次嘗到炸雞腿飯,我才發現原來大快活有如此美味的食物。」

圖為洪燕在美國大學畢業時與家人一起旅行。(受訪者提供)

儘管家境貧寒,洪燕從來不抱怨父母。她說:「窮與富是相對的。當時我們家和樓上樓下的鄰居都窮,所以我從不覺得我們很窮,相反地,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有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可以有一碟紅燒肉,我們已經很快樂。我對小時候的生活沒有怨言,反而認為這是父母給我的最好禮物,讓我從小學會獨立面對困難。」

放棄美國工作深造機會

抓住風口在華創業

約1980年代,洪燕的父母開始找到更多的工作和商業機會。這時,洪燕也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她成功申請到美國讀高中。

洪燕從小學業成績優異,經常考全年級第一名。小時候,她有許多夢想,喜歡武俠小說的她曾夢想成為女金庸,父母則希望她成為科學家,像「居里夫人」一樣。然而,她的夢想只有一個,就是去她嚮往的美國求學,一心想要考上享有盛譽的哈佛大學。

儘管數學和物理成績優異,但她未能進入哈佛大學,而是被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畢業於沃頓商學院。

值得一提的是,大約在1990年畢業後,洪燕加入了當時備受矚目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成為一名投資銀行員工。然而,洪燕只在那裡工作了七個月,在聽了一場香港和記黃埔前董事總經理、外號「和黃大班」的馬世民談中國前景的演講後,她毅然辭職,回中國創業。

四年後,她如願以償被哈佛大學錄取。僅僅三個星期後,她再度放棄別人眼中的黃金機會,義無反顧回中國繼續剛創下的事業。

洪燕在新加坡創立的家辦Paeonia集團,一向積極參與新加坡創投基金和起步公司投資。(鄺啟聰攝)

洪燕加說:「當社會出現任何巨大變化時,機遇總是隨之出現。我始終看好中國,全心投入中國發展,相信它未來會迅速崛起。如果我還繼續留在雷曼或哈佛,將會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事實證明,洪燕的決定正確,她牢牢抓住1990年至2015年中國經濟起飛的關鍵時機,成為趕上大潮的勇者。

短短几年內,洪燕在母親的分析器貿易業務的基礎上,創立了環球(香港)科技有限公司(Universal (Hong Kong) Technologies),經銷科學測試和分析儀器。隨後,她又設立CFR Engines Group,生產燃料測試設備等。這讓她賺到人生第一桶及後來的很多桶金。

買下百餘套房產

回報可觀

除了經銷和生產測試設備,洪燕相信「有土斯有財」,在中國投資買了100多套房產。她的投資策略是在國際學校附近購買洋房出租,在地鐵沿線的中央商業區買辦公室。這些房產大部分在2018年前後已經賣出,給洪燕帶來可觀的回報。

談到她的房地產投資收益時,她笑說:「如果以前一平方米的地相當於擺滿Gap包包的總值,那麼2018年時它們的價值已經升值到香奈兒,甚至愛馬仕的名牌包了。」

從港移民來新

看好投資前景

洪燕(前排)創辦的Paeonia集團設有創新研發部門,旨在將高等學府研發的尖端科技商業化。(受訪者提供)

約四年前,洪燕決定移民新加坡。她對新加坡良好的教育系統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印象深刻,同樣也看好新加坡投資前景。

洪燕說,她的目標是將公司的業務擴展至全球範圍,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樞紐,有助她管理這些全球化業務。此外,新加坡蓬勃的創投生態環境,也為她進入南亞和東南亞市場提供了機遇。她就在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和生物技術領域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初創公司進行投資。

她創立的Paeonia集團也參與新加坡創投基金和起步公司投資如禹徽資本(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艾昂動力(Ion Mobility)和Bifrost等。

洪燕有兩個孩子,他們分別是15歲和18歲,目前在求學。

打算捐獻大部分財產

把行善花香傳遞出去

許多富豪往往都為如何將企業和財富傳承給後代而發愁,白手起家的洪燕卻不以為然。她打算透過Paeonia集團的基金會,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產捐獻出去。她認為,這種教育、學術界及社區等領域的捐贈,意義遠遠大於直系親屬傳承財富。

她說:「我們家從有錢到沒錢,然後從沒錢又活過來。這些人生起落告訴了我,這個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任何時候你擁有的東西,都可能全部失去。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你要怎麼靠自己呢?那就是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然後為行善積德,為世界做好事。因為善有善報,最終你也將得到回報。」

Paeonia是牡丹花的科學名稱,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洪燕希望通過Paeonia集團的回饋捐獻,把這善行的花香,傳遞給每個人。

洪燕(中)曾資助諾貝爾獎物理學家奎洛茲(Didier Queloz,左)到南大進行公開講座。圖為她與奎洛茲,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戴維斯(Dame Sally Davies)的合照。(受訪者提供)

文:周文龍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