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永久居民(PR)政策大改革!
不少人都已經離開了!
為什麼2026年前是回到新加坡定居的最好時機?
說實話,2000年-2009年於新加坡大學或者理工學院念書的應屆畢業生,還沒畢業,新加坡移民局就發信來邀請你申請永久居民(PR)——沒有聽錯啊,是新加坡移民局發信給我們請我們申請新加坡綠卡那段期間畢業後,很好找工作,只要任意一家新加坡公司願意聘用,那就可以直接拿著移民局的邀請函去申請PR。

請看紅色數據,2010年後PR獲批人數大降!
然後填幾份表格,僱主蓋個章簽個字,幾乎不需要面試,等2個月這樣,PR就到手了。

新加坡綠卡(PR)其實是淺藍色的身份證喲!
然後就可以為自己在國內的配偶申請DP,在結婚後買組屋(二手的),可以為父母申請長達五年的LTVP(長期訪問簽證),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和父母共用天倫之樂。

新加坡組屋
這個大好時光持續到2009年左右,新加坡政府突然發現PR(永久居民)和公民的總人數增加了100來萬——對於這個彈丸小國來說意味著地鐵更加擁堵,交通更加繁忙,房價持續增高......
然後一夜之間,政策完全變了,很多人選擇離開新加坡了。
01
首先,政府宣布更加嚴格地控制本地公司外國員工的配額,這促使本地公司更加希望招聘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

本地公司聘請外國員工的配額又被提升了!
這樣一來,不少本地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立刻陷入,沒有身份就較難找到工作,而沒有工作就不能申請身份的怪圈裡。當然,如果不挑工資、不挑准證類型,那是不難找到工作的!

以上為新加坡的主流准證類別和細節
02
然後,新加坡政府一夜之間宣布,夫妻兩人同為PR的,必須在雙方PR都滿三年之後才能夠買二手組屋——結果讓多少本來高高興興準備買房的夫妻傻了眼,繼續過給人交房租的日子。

夫妻雙方PR都滿三年之後才可以買房!
03
再然後,政府更嚴格地控制給父母的LTVP的申請,PR的父母越來越難以申請到,而且如果夫妻中一個人的父母申請到,幾乎就註定另一個人的父母一定申請不到了。

LTVP的政策也收緊了, 以上為LTVP電子身份證!
至於說沒有PR的外國人,日子就更難了,申請EP的工資標準提高了,為配偶申請簽證的工資標準提高了,為孩子申請簽證的工資標準更高了(至少得是月薪S$6000以上)
——就是說如果你拿不到中高收入的話,就算在新加坡生了孩子,你的孩子也必須在幾個月內回國(新加坡沒有落地生政策,與美國不同)。
找工作難,拿綠卡難,拿到綠卡買房子難,為父母申請長期簽證難——一系列政策的大轉向,當時讓不少人迫於實際生活問題,最終選擇了離開新加坡。
而另一個方面, 新加坡的經濟形勢和產業結構變化,也是一些人不得不離開的原因。然而這個局面在後疫情時代的2022年有了新的變化!

經濟形勢和產業結構變化
檸檬王集團的分析是:2010年-2018年的大趨勢是生產轉向中國,研發轉向中國/美國/歐洲,結果像新加坡的業內跨國公司像摩托羅拉、HP、希捷等,關門的關門,裁員的裁員,很多當年在新加坡的留學生不是去了歐美就是回了中國。
當然,新加坡政府還是很務實的,頂尖人才國際巨星,比如李連杰,在當時還是很容易拿到新加坡身份的;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人才在這個階段在新加坡還是炙手可熱的。
來到了2020年,疫情開始席捲各國,因為經濟大受影響,新加坡也在2020年-2021年期間失去了不少在該國的外來人才和永久居民!
時間來到了2022/2023年,這兩年因為受疫情的波及,新加坡的商業環境和經濟前景已經大不如以前。新加坡如果要開展高增值的產業,復甦經濟, 就必須吸引外來人才。這個策略對新加坡政府極為重要。新加坡政府也鼓勵本地人對外來人才持有開放態度。

一起看看誰都來了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對疫情的管制和付出已經全力以赴了。目前階段, 新加坡採取「與新冠病毒共處」的策略, 和疫情共存,讓旅遊和商業活動重回正軌,復興經濟。加上全球每個國家也已經解封,這意味什麼呢?
解封就會有連鎖反應, 經濟會慢慢復甦,工作需求會增加,人們又可以象以往一樣的來去不同的國家, 這也意味著許多外籍人士會來新加坡 。畢竟新加坡是其中一個經濟發展較為穩定的亞洲國家,工作需求量也會比較高 。
除此之外, 之前那些符合申請PR的外籍人士因為疫情關係被迫離開新加坡 (被提前解約, 裁員等等理由)或回不了新加坡的 (一些是因為疫情無法入境新加坡;一些是已經獲得PR批准的但是因為無法回來完成手續而失去PR機會的);或者是因為長期不在新加坡而失去了PR身份的原PR持有人,也會想辦法回歸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已發布人口白皮書要在2030達到690萬人口的目標,這個目標靠新加坡本地人的生育率是無法達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