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理兼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黃循財。
(新加坡訊) 總理黃循財料會在近期內宣布新內閣名單,受訪政治觀察家認為,2025年大選後,新加坡政治團隊更新步伐加速,新內閣預計有更多部門由第四代部長領導,新議員當中有多人具備成為政務官的潛能,若受委政治職務,第五代領導團隊成員將在新一屆內閣名單中初見端倪。
新加坡第14屆全國大選落幕,人民行動黨以65.57%的得票率,贏得97個國會議席中的87個,蟬聯執政。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已經致函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黃循財,正式邀請對方組織新政府。
黃循財於本月26日至27日會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新加坡本月底舉行年度香格里拉對話,預計黃循財會在這些重要會議之前宣布新內閣名單。
長期關注新加坡政治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會有更多的政府部門交由第四代部長領導,甚至可能出現全面接掌的情況。
目前新加坡仍由第三代部長出掌的部門,包括副總理顏金勇負責的貿工部、2008年就進入內閣的尚穆根所負責的內政部和律政部,以及選前引退的黃永宏醫生所負責的國防部。3名部長的年齡都是66歲。
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瓦利德受訪時說,為了確保領導班子交接期的穩定,尚穆根或會出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這類職務。
陳慶文認為,如果黃循財沒有任命新的統籌部長,這些職責可能會分配給其他第四代部長。
他預測,顏金勇將繼續擔任副總理,並且將會有兩位副總理。另一個副總理職位的熱門人選,包括陳振聲和李智陞。
陳慶文指出,陳振聲是人民行動黨助理秘書長,副總理王瑞傑還是第四代領軍人的時候,就已經挑選陳振聲為副手。
「陳振聲在大選中以超過80%的選票勝選,這場壓倒性的勝利,無疑打消了外界對他在基層不受歡迎的疑慮。」

陳振聲
陳振聲所領軍的丹絨巴葛集選區在剛舉行的新加坡全國大選中,獲得81.03%的得票率,是集選區中的票王。

李智陞
至於內閣的其他調整,據智庫鑠翼國際事務高級分析師穆斯塔法博士分析,除了國防部長的空缺須要填補,黃循財可能也不再兼任財政部長。這兩個重要職位的部署值得關注。
瓦利德也認為,這次宣布新內閣,也是黃循財選擇第四代團隊成員出任副總理的恰當時機。不過他不願對副總理人選進行猜測。
此外,黃循財在大選期間多次強調人民行動黨更新團隊的重要性,並預示從本次大選的新面孔中「可以開始看到下一代領導班子的核心」。
人民行動黨當選新議員中,多人具備成為政務官的潛能,若這些人果真受委政治職務,第五代領導團隊成員將在新一屆內閣名單中初見端倪。
相較於幾位第四代領導人在2011年大選初試啼聲後當上政務官,此次大選後受委政治職務的新面孔人數可能更多。
人民行動黨在本屆大選中推出歷來最多的新面孔參選,在派出的32名新人中,有24人獲選進入國會,其中8人擁有較豐富的公共服務經驗,還有一名私人精神科醫生曾獲在任部長點名,都被視為潛在的政務官人選。
此外,也不能排除黃循財會從更多有私企背景的新議員中,物色政務官人選。
陳慶文認為,第五代領導人必須在未來10年內做好接棒準備,以避免領導階層出現不必要的延遲交接情況。
他指出,黃循財10年後只有63歲,仍相對年輕。
「但我認為他或許不會像李顯龍一樣,擔任至70幾歲。如今政治發展的步伐顯著加快,一個更年輕的領導人有助連接從X世代(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生)到Alpha世代(2010年至2024年出生)各個年齡層的國人。」
穆斯塔法預計,從武裝部隊和公共服務要職卸任的新面孔,較可能在此次內閣調整中受委政治職務,也會有幾名來自私人領域的新人成為政務官。
7名潛在政務官中,最年輕的是曾由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點名有當政務官潛能的39歲數碼發展及新聞部前司長吳函燕和精神科醫生賽義德哈倫;最年長的是50歲的護聯中心前總裁迪內希,他也曾擔任第二人民衛國軍指揮部司令。
其他潛在人選還包括人力部兼貿工部前第二常任秘書蕭振祥(47歲)、前陸軍總長梁振偉(47歲)、武裝部隊前參謀長吳培銘(43歲),以及衛生部前副常任秘書(政策)劉潔敏(42歲)。
梁振偉和迪內希曾獲黃循財點名,形容他們非常優秀,以他們的潛力將不止於后座議員,可以勝任要職。
此外,連續兩年負責草擬財政預算案的財政部前司長羅守恩(38歲)和交通部私人和未來交通司前司長符策翔(40歲),也不排除可能受委政治職務,但兩人辭去公務員職務後目前都已經有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代領導班子中年紀較輕的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48歲),年齡與潛在的第五代領導班子相仿。一般相信他可能是「第四代半」的領導班子成員,可能在第四代和第五代領導人之間發揮橋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