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
(新加坡訊)新加坡僱主和員工對於每周工作天數能否縮減到4天有著不同的看法,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表態,目前的5天制還蠻好的,他不支持4天制。
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最近發表的調查結果,只有約23%的僱主考慮落實4天工作制,已實施的則只有1.7%,但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去年9月的調查顯示,約八成新加坡雇員希望一周只須工作4天。
雇用調查中的4天工作制,指的是在不減少雇員薪金的情況下,將全職員工每周的工作天數從5天減少至4天,時長則減為32小時,這與將每周40至44小時的工作時間濃縮到4天內完成是兩回事。
即使新加坡採納4天工作制,人們也得每天花超過12個小時在工作上。陳詩龍在談到這個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課題時,作出上述表態。
陳詩龍日前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也談到幫助低薪員工提高收入的漸進式薪資模式。
陳詩龍說,接下來除了要提供補助,幫助最新被納入這個模式的僱主適應之外,也要擴大漸進式標誌的涵蓋範圍,讓更多行業的低收入員工受益。
他指出,有九成的低薪員工從漸進式薪資模式中受益,這是一項非常重大,非常令人滿意的政策措施。
此外,他也談到人工智慧對人力政策的影響,並指ChatGPT這類生成式人工智慧科技不可避免地會對就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陳詩龍從新加坡政府整體、人力部,以及貿工部的角度,闡述了接下來的應對方式。
他指出,人工智慧影響的不只是國家和人民,也迅速顛覆企業的運作,必須為更快的變革步伐做好準備,政府得有整體的應對策略,這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包括人力部、通訊及新聞部、教育部、交通部、衛生部及貿工部,以及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及政府科技局等機構。
「我們得研究要如何協調好,以整體的方式為接下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陳詩龍說,人們接下來會看到很多相關的宣布。這包括貿工部和人力部攜手合作,透過獎勵方式鼓勵居民勞動隊伍繼續接受培訓,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衝擊做好準備。
「有關當局已經制定了一份清單,列出了可能會被生成式人工智慧顛覆的職業,並確保這個群體了解他們所將面對的問題,幫助他們提升就業的能力與堅韌度。」
他透露,新加坡人力部也正同勞資政夥伴一起重新設計工作、推出生產力解決方案補貼,以及確保專業計劃的落實。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設立的企業培訓委員會正努力確保整個生態系統準備好面對接下來的衝擊。
他表示,新加坡貿工部則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以及各行業商會合作收集回饋,了解企業在應對人工智慧時所需的資源。
陳詩龍也強調,新加坡必須在科技創新和發展方面處於最前沿,並確保勞動隊伍在快速老化後仍能維持生產力。
至於新加坡勞動隊伍是否已經準備好應對人工智慧,陳詩龍認為,新加坡相比其他地區已經做好更充足的準備,但他擔心人們的自信會帶來自滿,強調不能固步自封,必須不斷鞭策自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