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個時候,華僑中學沒有校門,於是胡文虎決定再加建一個校門,大門橫額是「新加坡華僑中學校」,右柱則署名「胡文虎胡文豹捐資建築」。


現在華中的校門門柱上早已沒有當年的題字,圖1來源華中校友會,圖2來源Temasekhome
但陳嘉庚等人認為這10個字容易引起誤解:路人見到這個署名容易誤以為整個華中都是胡文虎捐建的。於是,二人便有些不愉快了,還在自己的報紙上控訴對方。(陳嘉庚創辦了《南洋商報》,胡文虎創辦了《星洲日報》)
最後,門柱上胡文虎的題字被董事會決議鏟去,胡文虎因為這事將陳嘉庚告上法庭,但最後經人勸說,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在之後抗日戰爭中,陳嘉庚領銜的「南洋華僑籌賑總機關」,也和胡文虎領銜的「南洋客屬總會」,始終不能擰成一條繩,在「抗日救國」方面展開了一場競賽。

南洋客屬總會大樓現在仍舊存在,在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附近,來源: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
兩人的不和,一直到抗戰勝利後雙方各自在報紙上發文呼籲團結南洋華僑後,才得以終結。
華中的校友們
華僑中學建校百年,為新加坡乃至全球社會輸出了不少人才。
在政界,除了前面提到的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和現任全國職工總會一把手黃志明之外,前總統王鼎昌、現任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徐芳達、許寶昆、政務部長陳振泉、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議員李奕賢、林偉傑、陳佩玲等,還有前空軍總長符策謀、黃志勤、前海軍總長黃志平、前三軍總長伍逸松、現任陸軍總長吳仕豪、現任空軍總長康文良都是華中校友。

新加坡第一個全民投票產生的總統——華中校友王鼎昌
在商界,大華銀行主席黃祖耀、水工業巨頭凱發創辦者林愛蓮、斧標紅花油的前主席梁慶經,都是華中的校友。

福布斯新加坡富商榜單里,黃祖耀排名第6
文藝界中,著名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新加坡戲劇家郭寶崑、「新謠教父」梁文福、著名音樂人巫啟賢,還有新晉獨立音樂人Gentle Bones,在都曾在華中留下美好回憶。

梁文福在16歲那年寫的《寫一首歌給你》,開啟了新謠的新時代
還有不少非華族的學生,如工人黨的Leon Perera、武吉巴督單選區議員Murali Pillai、美國商人Brandon Wade等。
正如李顯龍在校慶致辭上所說,新加坡每一所學校都應該倡導開放包容的精神,有助維護新加坡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社會的根本。
華中100年校慶,見證了新加坡從殖民地到從馬來亞獨立的歷史沉浮,從小港口到國際大都市的經濟轉變,未來100年,新加坡的歷史,華中依舊會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