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訊)黃埔組屋區綜合亭雨天滴水,老婦逝世停柩,靈柩竟遭雨「淋」,三名弱智兒女一邊擦靈柩,一邊哭紅眼。
66歲的傅玉華上周六(9日)上午11時38分在睡夢中過世,停柩在惹蘭登德蘭(Jalan Tenteram)第22A座綜合亭,定在今天出殯。
但就在昨午3時30分左右,那一帶下起一場大雨,死者外甥鄭先生(57歲)透露,他在雨下了10分鐘後發現,綜合亭上方的水槽在漏水,不僅弄濕靈堂的地面和桌椅,還不偏不倚滴在五姨的靈柩上。
靈柩蓋當時是半開著的,供親友瞻仰儀容,但靈柩上有個透明蓋,水滴雖然不會直接滴進去,但透明蓋上仍可見水氣。

死者3名弱智兒女在雨停後,仍不時用布擦拭母親的靈柩,不想母親被「淋濕」。
鄭先生和分別46至48歲的三名表弟表妹見狀,趕緊拿著紙巾擦乾靈柩,但水還是一直滴下,所以他們只好守在靈柩旁,一直擦到下午4時15分雨停為止。
他透露, 3名表弟表妹都是弱智的,他們看著母親的靈柩被雨淋濕,非常傷心。
「我看見他們目視著媽媽的靈柩外觀都淋濕了,一邊擦著靈柩,一邊哭泣,我的心也很酸。」
家屬指出,一些祭品被淋壞了,只好重買,但擺在祭台前的壽衣雖被淋濕,但已來不及找新的,只能照用。
外甥女鄭寶月(55歲,家庭主婦)說:「想不到靈堂會變成這樣,好像五姨走也走得不安心,我只希望五姨可以好好走完最後一程。」

死者傅玉華的兒子(中)指出,雨水如何從母親靈柩上方滴下。
丈夫6年前癌逝,老婦生前患甲狀腺亢進,卻沒錢動手術。
鄭寶月透露,五姨也是輕度弱智,沒有工作,家境相當清貧。她說,五姨生前出現俗稱「大頸泡」的甲狀腺亢進現象,醫生建議開刀,但她未動手術。
「五姨前幾天在家裡廁所出來時有氣喘,但沒有看醫生。怎麼知道五姨女兒在周六叫不醒媽媽,我才知道這個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