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星期三(12月25日),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聖誕節,也是2019年最後一個公共假期啦!2019公共假期餘額不足,感覺還沒浪夠?沒關係!2020年,有7個小長假等著你!
明年的公共假期共11天,有7個假期正好落在星期五和周末,於是掐指一算,共有7個周末小長假!

(明年有4個公共假期在星期五,加上周末兩天,連休3天。還有3個公共假期落在星期天,因此星期一會補假,又連休3天。)
不過,對於那些想出國旅遊的朋友,3天小長假可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畢竟3天假期最多只能去鄰國的馬來西亞、民丹島、巴淡島等各種島小浪一下,根本不夠爽!

為了讓大家能夠好好玩耍,在此悄悄給大家傳授一些請假攻略,教你怎麼請最少的假,get最長的假期!(此處手動屏蔽老闆)
請4天假,休10天
5月1日(星期五)是勞動節,5月7日(星期四)是衛塞節,所以大家只要在4、5、6、8日請4天假,就能享受長達10天的假期!

請5天假,休11天
7月31日(星期五)是哈芝節,而8月9日(星期天)是國慶節。所以只要請夾在兩個周末中間的5天,就能連放11天假!歐洲深度游可以走起了~

請4天假,休10天
一到年末,相信大家連上班的心情都沒有了,分分鐘想出國旅遊。明年的聖誕節和2021年的元旦都正好落在星期五,只要請4天假,10天跨年度假游就可以安排起來了!

如此算來,明年大家只要用4+5+4=13天年假,就能換來3次超過10天的超長假期!

剛從中國來新加坡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很奇怪,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為什麼只有農曆新年(初一和初二)這一個公共假期呢?為什麼其它的華人傳統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全都不放假?

其實,新加坡的公共假期有很大的講究,從公假天數到哪些節日放假,都大有學問。既反映新加坡追求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特點,也是多年來勞動者「飯碗」與「權益」複雜博弈的結果。
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和宗教的國家,種族比例過去十年基本保持不變。華族是最大種族,占公民人口的76.2%;馬來族占15.1%;印度族則占7.4%。
截至2015年,新加坡主要宗教有佛教(33.2%)、基督宗教(18.8%)、伊斯蘭教(15.1%)、道教(11.0%)和印度教(5.0%),新加坡人口有0.7%信奉其他宗教。
新加坡有11天法定公共假期,分別是新年(元旦)、華人新年初一、華人新年初二、耶穌受難日、勞動節、衛塞節、開齋節、國慶日、哈芝節、屠妖節和聖誕節。
在這些節日中,除了元旦、勞動節和國慶日是「全民共歡」的節日外,其他都明顯屬於某一族群。

在這些節假日期間,新加坡的特定地點都會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例如,在農曆新年,新加坡的牛車水就會掛上各種華族燈飾。雖然年年被吐嘈,但也每年都是新年的一大亮點......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大家也可以小小期待一下,看看下個月的牛車水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而每年對於回教徒來說最重要的開齋節期間,新加坡芽籠士乃也會有亮燈儀式和夜市。

就連新加坡的公共運輸,也都會換上特定的新裝,配合節日的氛圍~

新加坡目前只有屠妖節是屬於興都教(以印度族為主)的公假。屠妖節期間,最熱鬧、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小印度:

總的來說,新加坡有兩天華族的節日公假(華人新年初一和初二)、兩天以馬來族為主的公假(開齋節和哈芝節)、一天以印度族為主的公假(屠妖節)。
以宗教區分的話,新加坡有兩天基督教節日的公假(耶穌受難日和聖誕節)、兩天伊斯蘭教節日的公假(開齋節和哈芝節)、一天佛教節日的公假(衛塞節)和一天興都教公假(屠妖節)。
從以上安排不難看出,政府希望儘可能照顧到新加坡所有主要宗教和種族群體的感受,但也不是按照每個種族/宗教假日天數一樣的方法安排,不過儘量做到每一種族或宗教都有一到兩天,但不超過三天的假日。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安排是怎樣定下來的呢?
在新加坡,公共假期是受僱傭法管轄,由人力部執行的。

根據人力部的官方解釋,目前定下來的11天公共假期,都是諮詢過新加坡不同族群和宗教領袖的意見後,選出並確立下來的。當然,公假的天數也考慮到其他因素,例如對商業成本的影響,以及僱傭法規定的有薪年假等。
所以,新加坡的公共假期實在來之不易,大家且放且珍惜吧~
不知道聖誕節和跨年該怎麼過?點擊圖片,立刻告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