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新加坡本地學生肥胖問題日益嚴重,計劃展開一項試驗項目,在校內課程中融入健康飲食內容,鼓勵學生從小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數據,本地主流學校的超重和嚴重超重孩童已從2011年的11%增至去年的13%。
新加坡計劃明年將在東北區的兩所小學,針對240名10歲至11歲學生展開4個星期的試驗項目。
老師會在核心課程融入健康飲食內容,以體驗式教學方式,教導學生解讀食物標籤和食物的營養成分,從而改善飲食習慣。
項目的細節將在下半年敲定,但孩童預料會做日誌記錄所吃的食物,而研究員會在2、3個月後跟進,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否有任何變化。

領導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是新加坡保健集團區域醫療系統辦事處保健促進與疾病預防署長王偉明博士。他強調:
「
這並非體重管理項目,而是教育他們正確飲食習慣,不要經常吃某一類食品。
」
他以低脂酸奶為例,一些孩童可能認為比較健康,但其實該產品含有很多糖分。
「
肥胖是糖尿病的導因之一,若可以讓學生從小培養健康飲食習慣,預防孩童超重,這有助預防或延緩慢性疾病的發病情況。
」
該試驗項目的結果預料在明年底出爐。

學校將飲食管理加入課程是對每個人從小的健康起到重視,不過看到新加坡琳琅滿目的美食……好像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孩子們對新加坡的生活念念不忘啦。
叻沙
經久不衰的美味

沿著東海岸路可以找到最受歡迎的叻沙店鋪,這裡也是傳說中的「加東叻沙戰爭」戰場。
叻沙是一道娘惹獨創佳肴,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而主食部分也一定要用粗米粉。

正如大多數娘惹菜一樣,叻沙的發展也受到了各地區的影響。椰漿叻沙(Laksa lemak)以豐富奶香的椰漿湯汁為原料,是僅在新加坡流行的一種獨特製法。
此外,還有一種更為濃郁的叻沙版本——亞叄叻沙(Assam Laksa,也叫印度紅茶叻沙)。

近年來,叻沙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更使其將西式口味融入其中,如叻沙意面等,儘管並未形成一道正式的菜,但也仍然十分美味。
海南雞飯
市井中的招搖美味
海南雞飯是把火候嚴格、鮮嫩多汁的白斬雞切成小塊,搭配上油光黃澄的雞油飯;

再澆上生抽、香油,灑上蔥絲或芫荽(yán sui),外加一小碟特製的辣椒醬和蒜汁製成的特色美食。
作為新加坡的國家級美食代表,海南雞飯出現在小販攤檔、美食廣場、高檔餐廳甚至航空公司的航食當中。
肉骨茶
茶藥香下的絕佳滋補

肉骨茶是用排骨和獨特的藥材與香料加水文火煨制而成,通常會使用丁香、肉桂、八角、茴香以及芫荽等,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響。
在殖民地時代,苦力生活貧困,粗衣糙食,營養不良,偶爾以肉骨茶補充滋養。
如今,肉骨茶已是備受本地人及遊客青睞的美食。

肉骨茶大致可分兩種。一種以中藥材和香料烹煮,湯呈深色,藥香濃郁。如果不習慣濃烈的藥材味道,則可以選擇以胡椒主調味的清湯肉骨茶。
看到這麼多美食的確令人垂涎三尺呀,不過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注意健康合理的飲食。希望新的飲食課程能夠幫助每個孩子從小學會調節健康的身體,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