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加坡內部安全局宣布,一位受白人優越主義洗腦而自我激進化的新加坡青年在2023年11月接到內安局發出的限制令。
這名青年僅16歲,中四生。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是一個華人。
一個華人受白人優越主義的偏激思想影響而自我激進化?聽來難以理解,這是個什麼概念?
是年幼無知,還是心理健康有問題?
他是在網上接觸極右翼極端主義宣傳材料後自我激進化,自認為是白人優越主義者,並渴望日後到國外發動攻擊。

示意圖:在網上接觸極右翼極端主義宣傳材料後自我激進化。(海峽時報製圖)
他在網上看到是什麼有毒材料,以致於忘了他自己並非白人?他的華族身份在白人主義者的眼中又是什麼地位?
他在網上偶然發現美國極右翼人物米勒(Paul Nicholas Miller,網絡別名GypsyCrusader)的視頻,接觸到暴力極端主義宣傳,而受到感召。
這位年輕人心靈如此脆弱,讓激進、偏激的種族主義乘虛而入,他的家庭背景和生長環境值得當局關注。
內安局透露,米勒是一名主張進行種族戰爭的政治評論員,宣揚白人優越主義和新納粹言論。 他與多個外國極右翼極端組織有關,包括曾參加美國國會騷亂的驕傲男孩(Proud Boys)和反政府運動「布加盧」(Boogaloo movement)。

2021年1月大鬧國會山莊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支持者。(路透社)
該少年是在2023年年初產生對美國黑人、阿拉伯人,以及LGBTQ+(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等社群的強烈仇恨。這些群體是極右翼極端分子攻擊的目標。
他在極端主義言論誤導下,認為美國黑人對當地的犯罪大多負有責任,應該慘死(die a horrible death)。
少年接受調查時也表現出對白人優越主義的強烈認同,以及對白人的同情,希望自己被海外有關組織招募,得以「為白人而戰」(fight for the whites)。
他也曾在一個極右翼網上聊天群組中說,有興趣在未來10年到美國發動大規模槍擊。
他受偏激思想毒害的時間還不算太長,幸好內安局及時發現。但他即使入魔不久,也已開始萌生邪念。
少年沒有計劃在本地發動攻擊,因為他認為這些群體沒有在新加坡製造麻煩。因此,內安局只對他發出「限制令」,監督他的表現,給他一個悔悟改過的機會。

自我激進化的16歲男生受偏激思想毒害的時間還不算太長,幸好內安局及時發現。(檔案示意圖)
在偏激主義面前如此不堪一擊,這位在新加坡成長受教育的少年,難道這些年的書是白讀了?
他目前在一所高等學府繼續求學,內安局將與他所在的學府合作,確保他在改造過程中能得到足夠的支持。
希望他能徹底覺悟自己的幼稚,他若身在西方,以一個華人身份,他也可能不幸地成為白人優越主義攻擊的目標。
他畢竟還是個未踏入社會的少年,還須履行國民服役,當局只是給他發出限制令,加以觀察和監督,顯示他的問題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本地華人也會受白人主義的偏激思想毒害,這個現象顯示社會中潛在的危險不能忽視。
過去,所謂的自我激進化幾乎是與極端回教主義畫上等號。今後我國在思想防線上又多了一層危險,不能顧此失彼。

示意圖:人生難免有黯淡無光的時刻,在尋找「出路」時容易受無形的邪魔外道以不同的面具誘惑。(聯合早報)
無形的極端主義敵人、邪魔外道以不同的面具誘騙年輕人走上歪路,這提醒家長多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
現在的年輕人終日泡在電腦前,父母是管不了,要觀察孩子的舉止行為是否出現異常現象,可能還有賴專家的指導,這方面的公眾教育有待加強。
另一個難免引起人們聯想的問題是,在以英文為主的教育下,並且從小在講英語的家庭環境長大的未來新加坡人,是否自覺高人一等,而瞧不起英語不靈光的本地人和本區域其他鄰國人呢?
這種優越感同樣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