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擔憂經濟放緩,機構投資者將目光對準其他穩定且回報率具有吸引力的資產,2023年從新加坡股市共撤出了39億7552萬新元的資金,扭轉2022年機構投資者在新加坡股市凈買入的局面。
根據新加坡交易所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機構投資者在2023年全年中凈賣出新加坡股市的金額為39億7552萬新元,而散戶投資者則在股市凈投入24億1808萬新元。
FSMOne.com研究及投資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員鄭博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2023年上半年,央行加息、通脹上升,以及對經濟放緩的擔憂,是機構投資者將資金撤出股市的關鍵原因。同時,由於利率相對歷史水平較高,投資者也配置了其他穩定且回報率具有吸引力的資產,如新加坡儲蓄債券(SSB)、新加坡政府債券(SGS)和國庫券(T-bills)。
輝立證券資深股票經紀李俊升受訪時指出,自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於2022年10月觸底以來,美股就開啟了牛市。隨著2023年下半年市場逐漸預期利率見頂,投資者也逐漸將關注點從價值型股票轉到成長型股票上。
海指在2023年基本收平,遠弱於美股的整體表現,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漲幅超過40%。
機構投資者撤走資金的幾大領域依次是金融服務、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電信、房地產(不包括房地產投資信託)、非周期性消費品(Consumer Non-Cyclicals)、科技和材料與資源。其中機構投資者從金融服務股撤走的資金最多,為24億7563萬新元。
僅有公用事業、周期性消費品、醫療保健、能源與油氣業和工業5個領域吸引到機構資金流入。其中公用事業和周期性消費品,分別吸引到1億8769萬新元和1億6330萬新元的資金。
根據新交所數據,機構投資者凈賣出的5大股票,依次是星展集團(DBS)、大華銀行(UOB)、新電信(Singtel)、創業公司(Venture Corp)和城市發展(CDL)。至於散戶投資者凈賣出的5大股票,則依次是華僑銀行(OCBC)、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新交所(SGX)、雲頂新加坡(Genting Singapore)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散戶投資者凈買入的前5大熱門股,也恰好是機構投資者凈賣出最多的股票。同樣的,散戶投資者凈賣出最多的5隻股票中,也有4隻位列機構投資者吸納量最多的前5位中。
估值吸引 資金今年或回流
鄭博侖認為,由於估值變得具有吸引力,2024年機構投資者或將資金重新投入新加坡股市中。另外,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恢復以及隨後的擴張也會提振投資者情緒,吸引資金進入市場。
鄭博侖說,隨著電動汽車和半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半導體或成為供應鏈中的關鍵受益者。另外,新中兩國計劃在2024年早些時候落實30天互免簽證協議的相關安排,這也預料帶來更多海外遊客,利好新加坡旅遊和酒店板塊。
不過,李俊升卻認為,在2024年上半年,機構資金預計將繼續從新加坡股市流出,尤其是從銀行股流向其他具有高增長潛力的資產上。此前,星展銀行因一連串服務故障,被金管局在2023年11月指示暫停六個月的非必要信息科技系統變更。如果暫停期屆時沒有延長,那麼市場對銀行股的情緒或在下半年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