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觸動了卓順發內心,「 善濟醫社是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慈善機構,我實在不忍心看著它就這樣關門。」 經過再三思慮,卓順發決定忘掉自己一人榮辱得失,一心為公加入善濟,讓百年善濟可以繼續生存下去。擁有豐富管理經驗和為社區服務經驗的卓順發,為百年善濟注入全新管理模式,他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全心付出,經過多年努力,截至2022年善濟醫社共有125位員工,在全島的14間分社,為大眾提供免費中醫問診,每天服務大約1200人次,還資助了三間康樂中心,讓居民進行各種有益身心的康樂活動。

今年更投資2000萬新元設立總部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年底開幕,大樓第一層將設有關懷和分享活動區,可接待社區的年長者做健康檢查,如中醫諮詢、藥物、針灸和推拿治療,供自助餐、娛樂節目和禮品,與居民和年長者分享交流。並設有接待諮詢,捐款捐贈,領取健康資源、健康禮品物資等相關事宜的接待處、直播間,以及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免費剪頭髮的理髮室。大樓第二層將設有多功能活動中心,由小房間組成,可舉辦小型活動,如會議、研討會、分享慈善教育的課程以及分享善知識光明正能量,拓展服務平台等,整個區域可以開放舉辦展覽。還有弘揚中華慈善文化的歷史走廊、多媒體播映室、善知識直播間、播放中醫與慈善只是分享、咖啡廳交流站等等。大樓第三層將是善濟醫社總部與會議室,第四層將設有一個公共區域,包括空中花園活動中心、一個可容納60人的多用途室內活動室,來賓接待處及一間展示著善濟百年事跡的歷史走廊。善濟將會與新加坡的慈善機構分享資源。慈善事業,大愛同理,光明同行,共襄善舉。大家一起極力打造新加坡為善良之都。

此次捐贈1萬元新幣給吾廬俱樂部,卓順發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善濟醫社與吾廬俱樂部都在新加坡超過百年歷史,都是先輩們的文化及精神的傳承,而我們在做的一直都在傳播及弘揚華族文化!陳慶力主席重修大樓時其實遇到許多困難,他從一堆廢墟里把吾廬俱樂部重建,這個過程我知道當時他是多麼不容易。他邀請我作為吾廬俱樂部的副主席我也感覺很榮幸,這是一個責任更是一個使命。重建後的吾廬俱樂部開啟了歷史文化的傳承之旅,就在前天,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下午,吾廬俱樂部總經理王虹宇剛剛成功舉辦了第78場吾廬文化講座,邀請知名文化學者解析深度文化課題,三位主講人也都在今晚的中秋聚會上,這是相當了不起的。講到文化可大可小,文化就是人文品質,教育就是慈善與感恩的故事。善濟醫社與吾廬俱樂部都是一家人,希望在未來一起攜手把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發揚光大,攜手舉辦更多的慈善文化講座!」

吾廬俱樂部秘書長
鄒福來先生

吾廬俱樂部即將在2025年迎來成立120周年慶祝活動,前任主席陳慶力先生提出,想要做一本吾廬紀念刊,裡面記載著吾廬俱樂部的歷史,而這本特刊的負責人正是吾廬俱樂部秘書長鄒福來先生,他在採訪中表示:「 我當時自告奮勇的說我來負責這個項目,但是開始真的不容易做。因為吾廬的歷史在新加坡的文字記載相對較少,我後來進行了整合併邀請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黃賢強副教授主導,他領導著一個團隊來協助我們做籌備工作。寫作一本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料,我們自己難以找到足夠的資源。希望能夠通過大眾媒體傳播有關吾廬著書的信息,如果社會大眾擁有吾廬的相關信息、照片或記錄,請提供給我們,就如前任主席陳慶力先生一樣,我們知道他的父親曾擔任會長,他提供給我們的資料就相當珍貴。我們期待社會大眾能提供更多信息,讓黃教授極其團隊的工作順利進行,我們希望這本吾廬歷史書能在2025年吾廬120周年慶典時面世。」
不僅如此,鄒福來秘書長還身體力行,積極為吾廬歷史書的寫作和出版尋找資金,他用自己的私人友誼,肯請知交好友曾繁如老先生為吾廬歷史書捐款。同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曾老,感動於鄒福來先生的拳拳之心,慷慨捐款$50000.00新幣予以支持,這也是迄今為止吾廬俱樂部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有了這筆款項,吾廬歷史書的寫作項目,才正式啟動。
鄒福來先生也正在與國家文物局接觸,希望能申請到更多資金支持,保障項目順利進行。
吾廬俱樂部財政
唐正明小姐

唐正明小姐來自中國江蘇,代表著吾廬俱樂部的新移民因素。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新移民融入新加坡,吾廬俱樂部也歡迎新移民加入進行文化交流,關於如何加入吾廬俱樂部,唐正明女士談到:「吾廬俱樂部會員以新加坡公民為主,近年來適應時代趨勢,在保障俱樂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非公民比例經過上調,目前允許40%非公民比例。新會員加入需要經過兩位會員的介紹,通過從董事到會員的內部嚴格審核程序。永久入會費目前是$2000.00,年費是$500.00。
唐小姐還記得當年首次聽陳慶力主席介紹吾廬俱樂部時,被吾廬俱樂部的悠久歷史所感動,充滿了沉澱和使命感。由於個人熱愛文學,所以吾廬俱樂部對她來說是一個非常嚮往的地方。來到這裡後,真正愛上了這個地方,正如那句話所說『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唐小姐表示非常感謝陳慶力前任主席,他與李明正攜手主導的重建工程,將一個傳統會所賦予新生命。每位會員,無論是董事還是其他職務,都深深珍惜和理解我們的使命。我們會不懈努力,讓吾廬變得更加優秀。尤其近年來年輕精英的加入令人欣慰,這不僅僅是追求文化傳承,更是培養年輕人對文化的熱愛。
目前,在張東孝主席的領導之下,董事會員都充滿了信心,希望能夠繼續發展壯大吾廬。


吾亦愛吾廬
新加坡百年名人俱樂部
19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在新加坡得到大力支持,裡面好些華社領袖,比如邱國瓦、陳延謙、陳楚楠、林文慶等等,都屬於一個俱樂部。位於新加坡客納街72號的吾廬俱樂部。1905年由清政府駐新加坡領事孫士鼎、陳卓然倡導成立,成立之初取名為「古寄樂」,1907年改名為「吾廬俱樂部」。「吾廬」取自東晉陶淵明的詩句,現在「吾廬」的正匾就是由孫中山秘書陶文波所寫。

吾廬俱樂部可以說是戰前新加坡華社最重要也最有勢力的俱樂部之一,進出的會員非富則貴,當中不乏新加坡最顯赫的華僑富商,如林文慶、陳延謙、鄭古悅、薛中華、陳六使、李光前、高德根等。他們是對新加坡有重要貢獻的先驅人物。

除了全力支持孫中山民主革命,吾廬先賢也曾全力支持蔡鍔、李烈鈞護國運動,並積極為中國抗戰籌款。新加坡淪陷之後,日據期間新加坡幾乎所有社團都停止活動,吾廬俱樂部被日本侵略者強占為與華社的聯繫機構。日軍投降二戰結束,新加坡建國之後,吾廬先賢在文教體育領域為國家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歷任總理有:陳卓然、邱國瓦、胡先願、馮清緣、陳延謙、蔡水湖、王金鍊、陳六使、高德根、黃桂楠、唐裕等。

善濟醫社
新加坡百年慈善機構
善濟醫社成立於清朝末年( 1901年),中國沿海一帶的貧民百姓因生活困苦,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南洋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瘟疫易生,病患日增;到來先輩,經濟拮据,往往貧病交加,處境堪憐。見到此情此景,一批善心人士,共襄義舉,籌建了善濟醫社,為貧苦病患服務。善濟醫社聲名遠揚,不但為新加坡本地人提供施醫贈藥的服務,就連遠在新山的貧病者也前來求診。

除了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本社諸先賢及董事們也不辭勞苦,沿戶籌款,甚至騎著腳踏車遠赴新山等地籌募運營經費。社務日漸發展,隨著病患者8益增多,維持經費也隨之提高。熱心公益事業的印尼企業家王振煌先生和新加坡名流林推遷先生贊助巨款,購得明古連街124號之大廈為永久社址,為善濟醫社奠定下擁有產業的基礎。1916年,善濟醫社從維多利亞街遷入明古連街124號。王振煌先生、林推遷先生這兩位的善舉,還有其他熱心公益人士如郭可濟、張文流、張淑源、王友海等諸位先賢及大眾、商家、社員們群策群力,無私付出。這些先輩們的偉大貢獻,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百年醫社攜手百年俱樂部
打造新加坡為文化之地
善濟醫社捐款1萬新幣於吾廬俱樂部,這也正是一個起點,標誌著兩個百年機構合作的開始,攜手並肩共同為新加坡文化繁榮做出貢獻。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兼吾廬俱樂部第一副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表示:「這筆善款雖是用於吾廬之聲合唱團成立,但歌聲也能給大眾帶來正能量,傳遞溫暖傳遞愛。我們也支持一系列正能量的活動,鼓勵大家一起傳播愛與光明!接下來吾廬俱樂部與善濟醫社會攜手推出更多的活動,期待大家的加入!」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期待!


感謝三千家媒體支持
同步宣傳報道


搜狐觀生活趣談
搜狐生活消費觀
搜狐曉觀生活
搜狐品談社會
搜狐洞察生活談
搜狐小馬談百科
搜狐生活解說家
搜狐懂生活技巧
搜狐生活品讀官
搜狐品談生活志
搜狐小小觀生活
搜狐生活曉談
搜狐生活曉說談
搜狐未來生活
搜狐生活百科講
搜狐生活解說匯
搜狐每天的生活
搜狐田園生活論
搜狐曉談社會
搜狐微談觀點
百家號財經知識談
頭條前線趣聞匯
騰訊綜合信息解說
網易時代全景
廣東新聞資訊網
木星科技網
上海熱線網
機動汽車網
廣州新聞網
品牌設計網
黑龍江新聞網
愛酒網
昆明新聞網
愛本溪網
app科技網
貿易科技網
大連熱線
合肥熱線
公益新聞網
香港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