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霾來襲 如何決定該不該進行戶外活動?

富麗敦一號(One Fullerton)的餐館的戶外用餐區。
圖: 今日報
隨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熱點顯著增加,我國東部和中部的空氣品質昨早開始達到不健康水平,如此一來,公眾要如何決定該不該進行戶外活動?
根據環境局的網站,如果當下有進行戶外活動的打算,譬如跑步,公眾可密切關注反映懸浮顆粒濃度的一小時PM2.5指數,再決定是否進行。
PM2.5指數將顯示當前的空氣品質;如果PM2.5達到每立方米55微克或以下,那戶外活動可照常進行 ,如果達每立方米56至150微克之間,在接下來一小時內應該減少激烈的戶外活動,體弱者則應避免。
如果達到每立方米151至250微克之間,公眾在接下來一小時內應避免激烈的戶外活動,體弱者則應避免所有戶外活動。若是達每立方米251微克以上,公眾在下來一小時內應該減低所有戶外活動,體弱者則應避免。
參考24小時PSI決定隔天的戶外活動
若是針對隔天的戶外活動,當局建議查看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PSI)。
空氣污染指數隻要低於100點,所有人都可進行日常活動。但指數介於101到200點時,健康人士應減少長時間或激烈的戶外活動,年長人士、孕婦和孩童應該減低長時間或激烈的戶外活動,患有慢性肺部或心臟疾病者則應該避免這些活動。
若達到201到300點,健康人士應避免長時間或激烈的戶外活動,年長人士、孕婦和孩童應減少戶外活動,慢性肺部和心臟疾病者則應該避免戶外活動。
如果指數達到300以上,健康人士應減少戶外活動。至於年長人士、孕婦、孩童和患病者都應該避免外出。
公眾可通過www.haze.gov.sg或myENV應用程式查詢最新的煙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