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選臨近,大量新面孔披上政黨色彩,出現在社交媒體帖子以及新加坡各地的街區。
1. 大選臨近,新加坡政壇迎來新面孔
其中包括 Lawrence Pek 先生,他在 COVID-19 疫情最嚴重時期擔任新加坡製造商聯合會 (SMF) 貿易機構的秘書長。

(從左至右)新加坡進步黨的 Lawrence Pek 先生、工人黨的 Harpreet Singh 先生和 Ong Lue Ping 博士。來源:LinkedIn/Lawrence Pek、Audent Chambers、LinkedIn/Ong Lue Ping)
作為占新加坡 GDP 約 20% 的行業的領軍人物,Pek先生在任職期間經常向政府機構提出有關商業成本和人力需求的關鍵問題。2023 年,他決定下一步從政。
但在與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創始人陳清木和現任秘書長梁文偉交談後,他選擇加入反對黨新加坡進步黨(PSP),而不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
他表示:「與執政黨或議會中其他主要反對黨的價值觀相比,我的價值觀與菲律賓社會黨的價值觀更加一致。PSP 尤其吸引了那些相信建設性政治、不懼怕審查、想要有所作為的個人。」

PSP 的 Lawrence Pek(右)與 PSP 創始人陳清木一起在裕廊西巴剎與熟食中心 505 號進行參觀。來源:CNA/Lim Li Ting
工人黨潛在候選人包括精神衛生研究所高級首席王律彬博士、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碩士麥可·湯先生,及高級律師哈普利特·辛格,後者有意競選新成立的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工人黨議員。
這些人是近年來一批投身執政黨之外政壇的頂尖人才的一部分。然而,反對派素質較低的印象一直持續到世紀之交。
2006年,總理李光耀表示,新加坡要擁有第一世界水平的議會,就需要第一世界水平的政府和反對派。他認為反對黨正在向人民行動黨學習,但尚未找到值得信賴的核心隊伍來領導選舉。
專家表示,反對黨難以吸引資歷深厚的候選人這一觀點在過去幾次大選中已經逐漸消失。
2. 反對黨形象改變
自 21 世紀以來,對手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明星」接球手。
在 2006 年選舉期間,學者 James Gomez 博士和法學講師 Sylvia Lim 在工人黨領導下的阿裕尼集選區參選。
2011 年舉行的下屆大選是一個分水嶺,由一線明星組成的工人黨團隊從現任者手中奪取了阿裕尼集選區。
律師陳紹茂(政府學者,畢業於哈佛、牛津和史丹福)、黨魁劉程強、家庭顧問費薩爾·馬納普及研究生法學院學生、未來的黨魁普里塔姆·辛格,組成了新加坡獨立以來第一個贏得集選區的反對黨候選人名單。

高級律師哈普利特·辛格(右二)與工人黨成員在馬林百列進行走訪。來源:Facebook/工人黨
前公務員陳如斯也於同年首次亮相政壇,作為新加坡民主黨團隊的一員,參加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競選。他曾擔任前總理吳作棟的首席私人秘書,也是一位曾在牛津大學學習的政府學者。
2015年選舉中,更多有資質的新面孔加入,包括代表新加坡民主黨的傳染病專家保羅·淡比亞和代表工人黨的社會學家丹尼爾·吳。吳副教授後來成為非選區國會議員。
2019 年 PSP 成立後,政府學者兼投資公司執行長梁文偉參加了 2020 年大選,以非選區議員身份進入議會。
副教授Jamus Lim也於當年作為工人黨在盛港集選區獲勝團隊的一員參與了競選。他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以及其他相關資質。
參考資料:
1.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singapore/ge2025-opposition-star-catches-candidates-credible-psp-wp-pap-5052136,C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