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會上,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指出,新加坡的整體通脹率自去年以來已經有所減緩,預計今年還將繼續減緩,並承諾在2030年之前不會再提高消費稅。
過去一年,「漲價」幾乎成了新加坡人嘴邊最常說的詞之一。特別是調高消費稅(GST)之後,物價上漲,相信大家最直觀能感受到。像這種基本款的夾心麵包,價格已經從1新幣調高至1.1新幣。

食閣的菜飯和咖啡也貴了,一杯咖啡大概漲了0.2新幣—0.5新幣不等;很多食閣的攤主也表示,對自己貼出的漲價通知表示很無奈。他說如果不漲,自己就要虧本了。

就此情況,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潘群勤進行了詢問。黃循財回應稱,政府去年和今年分兩次將消費稅從7%調高至9%,以縮小收支缺口,直至2030年。現政府已彌補了該缺口,並採取了長遠和審慎的做法,將開支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下,以維持較低的稅務負擔。
同時指出,儘管通脹率正在減緩,但政府意識到物價仍相對較高,對家庭、個人和企業構成持續壓力。因此,政府在今年的預算案中繼續加強了定心與援助配套,並推出了企業援助計劃,特別是針對低收入家庭。這些家庭將獲得比其繳納的稅款更多的援助,以幫助應對挑戰。
針對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每繳納1新幣的稅款將獲得約4新幣的援助;中間20%的家庭,每繳納1新幣的稅款將獲得2新幣的援助;而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每繳納1新幣的稅款將獲得0.3新幣的援助。

(示意圖:istock)
過去兩年全球都經歷了高通脹率,儘管如此,新加坡的通脹率並未像一些其他國家那樣達到高峰,部分原因是政府採取了有效的貨幣政策。
自2021年10月以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五次收緊貨幣政策,導致新元升值速度加快,這有助於新加坡抵禦輸入性通脹的急劇上升。如果沒有採取這些行動,去年新加坡的核心通脹率將達到6.6%,而不是4.2%。

(示意圖:istock)
追根究底,應對通貨膨脹的最好辦法是讓企業和工資實現實際增長,而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更好的經濟增長。政府則會竭盡全力去做到這一點。
消費稅暫不上調、通貨膨脹也放緩,大家覺得今年的物價還會漲嗎?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istock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