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是否有足夠養老金,是大多數新加坡人最大的擔憂之一,但最新調查顯示,只有約21.6%的壯齡人士已制定健全的退休計劃,另有約27.8%完全沒有制定退休計劃。
研究人員今年1月對6430名年齡介於53歲至78歲的新加坡人展開調查,了解他們的財務規劃狀況。調查首次側重在1973年及之前出生的壯齡人士。
在2246名53歲至63歲的壯齡人士中,有約八成受訪者認為,他們對制定退休計劃有足夠了解,但卻有超過三分之一表示沒有足夠養老金滿足退休需求。約27.8%受訪者沒有健全的退休計劃、另外半數則有某種形式的退休計劃,只有21.6%有規劃退休計劃。
調查顯示,約74%認為自己的退休儲蓄已有著落。約63%認為有足夠的規劃滿足退休需要。不過有近半數的壯齡人士在自我評估中,認為自己的財務規劃是差或及格。

報告指出,壯齡人士積極為退休做準備,希望在退休與延長就業之間取得平衡。 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應探索退休對於這一群體的意義,除了財務報酬之外,也應該考慮更廣泛的社會心理因素。也有必要讓這個群體了解更新的財富管理策略。
單是依靠退休儲蓄也可能不能滿足退休需求,研究人員因此認為應探索其他的財富保值方法,特別是那些財力薄弱或有規避風險傾向的年長者,可能需要其他低風險替代方案,掌握有關投資的知識。
這項研究收集和分析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的經濟、健康情況,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建國一代可能因同齡人去世、社交圈子縮小而更加感受到孤立感,並更有可能獨居、喪偶或分居,因此針對建國一代的政策應協助他們對抗孤立感,並通過建築環境支持他們同社會聯繫。
研究也顯示,約半數的立國一代仍在工作,針對這一群體的政策因此應該鼓勵兼職工作和靈活工作安排,通過再培訓和財務補助確保他們的收入穩定,並通過技能提升計劃擴大工作前景。
在當代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的進步以及健康意識的加強,人類的預期壽命逐漸延長。這一趨勢也在影響著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之間的Z世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到這一變化的啟發,開始追求「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理念。他們希望在40多歲或者更早的時候就能夠告別繁忙的工作,過上更自由、充實的生活。

然而,正如硬幣的兩面,生活費用不斷上漲成為了這一追求自由生活的挑戰。這使得Z世代更為迫切地需要開始為退休做規劃,以確保在提早退休的同時,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為何Z世代需要儘早規劃退休?
隨著醫學進步,我們的壽命在不斷延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一直保持在工作狀態。提早規劃退休可以確保在年輕時積累足夠的財富,為未來的生活奠定基礎。這包括購房、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支出。

另一方面,提早退休也意味著能夠更充分地享受生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投入社會公益活動等。因此,儘早規劃退休不僅是為了經濟上的準備,也是為了追求更有意義、更自由的人生。
Z世代面臨的挑戰
01 生活費用上漲
儘管追求提早退休是Z世代的夢想,但生活費用的不斷上漲是一大不可忽視的挑戰。通貨膨脹、房價上漲、教育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在影響著財務計劃。因此,他們需要更為謹慎地制定財務計劃,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
02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為提早退休帶來了一些風險。金融市場的波動、就業市場的不穩定都可能對財務計劃產生影響。因此,Z世代需要更加注重投資組合的分散,以降低風險。
03 長壽風險
雖然延長的壽命是一種福祉,但它也帶來了長壽風險。這意味著退休計劃需要更長遠的考慮,確保在晚年依然能夠維持舒適的生活水平。

如何智慧規劃退休?
01 制定清晰的財務目標
Z世代應該明確自己的財務目標,包括退休時的生活水平、理想的退休年齡等。這有助於更有針對性地制定財務計劃。
02 建立緊急儲備
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建立足夠的緊急儲備是至關重要的。這可以作為應對突發情況的後盾,避免財務計劃受到嚴重衝擊。
03 多元化投資
在投資方面,Z世代需要學會多元化投資,將資金分散到不同領域,以降低風險。合理配置股票、債券、房產等資產,有助於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增值。
04 尋求專業建議
面對繁雜的財務規劃,Z世代可以尋求專業的理財顧問幫助。理財顧問能夠根據個人情況提供量身定製的建議,幫助規劃退休生活。

總的來說,對於追求「FIRE」的Z世代,提早規劃退休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面對挑戰,他們需要更為靈活和謹慎地制定財務計劃,以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並在晚年過上安定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