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來自42個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訪客,若事前沒有注射黃熱病疫苗,而抵境時出現疑似症狀,我國有權拒絕他們入境,並把他們遣返回國。
另外,那些與禽流感、伊波拉或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下來若被評定為受感染風險較低者,能夠以通電話、傳簡訊或進行遠程視像會議的方式,讓當局監測他們的健康,而無需到特定醫院或診所檢查。
這些都是衛生部有意修改的傳染病法令條文。
衛生部星期二發文告說,擬議修改的條文將確保我國能夠預防和管控傳染病的傳播。
黃熱病由黃熱病毒引致,與骨痛熱症和茲卡一樣通過受感染伊蚊的叮咬傳播。黃熱病患者多數沒有症狀,若有症狀也相當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發冷、頭疼、肌肉酸痛、關節疼痛、食慾不佳及暈眩或嘔吐等。
衛生部之前說,儘管我國目前沒有任何黃熱病病例,但由於本地有伊蚊作為病毒載體,黃熱病毒若傳入我國,可能導致黃熱病傳播開來並在本地紮根。衛生部目前把42個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列為黃熱病流行的疫區,包括賴比瑞亞、剛果、巴拉圭、巴西、阿根廷和秘魯等。
但是,衛生部在文告中強調,當局會審慎地使用權利,拒絕讓疑似受感染者入境並遣送回國。只有在當事人沒有辦法注射疫苗、無法被隔離或被監察的情況下,才可能被遣送回國。若當事人抵境時身體不適,當局也不會立即把他們遣送回國,而會讓他們繼續接受所需的治療。
文告中列出的七項擬議修改環節還包括,某些與傳染病患者或帶菌者近期有過接觸的人,經評估後如果屬於比較不可能把疾病傳播給其他人的話,當局對他們實施的居家隔離令可能會比較不嚴格。他們因此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出外,例如到特定場所上班等。
衛生部明天起展開為期六周的公共諮詢活動至8月7日(星期二)。完整意見徵詢書明早9時會上載到衛生部官網(www.moh.gov.sg/ida2018)和民情聯繫組網站(www.reach.gov.sg)。公眾可通過電郵([email protected])提供反饋給當局。
Posted in: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