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網友「自由自在」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房東確診冠病後,他和其他三名租客(各自有獨立房間)在家隔離的經歷。以下為網友原文:
感謝房東在得知自己確診後,第一時間通知了我們,並把房子所有我們可能要接觸的地方全部消毒一遍。然後買了一次性手套自己帶。
在一起隔離的十天裡,他盡最大可能不和我們碰面,他自己細節也是做的十分到位,我們買了消毒水、自用手套、酒精、連花清瘟膠囊、生活必須品、ART test kit。
期間給他送了兩次我熬的粥。現在他也恢復了,我們隔離期滿了,期間所有ART & PCR 結果都是陰性。




其實病毒並不可怕,只要大家彼此合作,彼此信任。選擇善良的人運氣一直都不會太差,願我們能一直這麼堅持!
幾點建議給一些居家隔離的小夥伴:
打開窗戶,如果有風扇對著房門吹(因為我和屋主的門是對著的,避免空氣流入)
全天戴口罩。
冰箱、接水開關、衛生間把手都會觸碰到,戴手套(操作有點麻煩)用紙巾墊著不要直接接觸。
每次完後先用酒精消毒,再碰自己房間的東西。
後記
看了這篇文章後,許多人都稱讚網友的行為:


除了那些讚揚的信息,也有網友寧信其惡也不信其善,覺得這一切只是在做戲:



《新加坡眼》聯繫上這名網友,詢問他房東是怎麼被確診的,是自測嗎?
網友指出,房東一開始自己感覺不舒服,出現嗓子疼和咳嗽症狀,便去就醫。隔天他被告知自己確診了。
確診當天,房東立刻通知了其他租客。
「我們當時還在公司上班,趕緊通知公司,然後安排自測,沒有問題。第二天,屋主幫助我們提交申請隔離令。我和另外一個房間的小哥開始居家辦公 ,直到第五天27號才收到隔離令。」

當天下午,網友收到衛生部的電話,問他們有沒有什麼症狀,是否每個人都有獨立房間,然後就繼續居家隔離。
那麼,居家隔離對於日常生活影響大嗎?最大的難點在哪裡?
網友坦言,居家隔離對於他感覺影響不大,反而感覺更忙了。「我還是上班時間起床,鍛鍊、上班、做飯,再看下視頻感覺時間過的特別快。」

至於飲食起居問題,網友讓朋友幫忙送了一些食材,前幾天自己做飯,後面同事幫忙送了幾天,最後自己叫了一天外賣。
最讓網友記憶深刻的是,從冰箱拿東西不太方便,因為要記得用哪個手摸冰箱門了,回到自己房間要先消毒。「這個記憶環節挺折磨人的,後來就不做飯了。」他笑言。

由於房東在主人房隔離,擁有自己的廁所,所以不怕病毒交叉感染。不過,網友和其他租客只能共用一個廁所,令人好奇他們是否有採取任何防範措施,以及會不方便嗎?
「我們在家全天都戴口罩,房東也買了消毒的薰香,我們有在衛生間點,而且我自己每次用衛生間之前會噴一遍消毒酒精。」
在新冠疫情這個病毒的威脅下,許多人人們的生活都經歷了巨變。
在此提醒大家,外出時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減少非必要的社交聚會,以降低感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