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局去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新加坡每五戶家庭中,就有三戶家庭有定期回收垃圾。
80%的本地家庭知道,投放在藍色回收桶的可回收物會由中央分類中心進行分類,這個比率比2018年的調查高出23個百分點。
調查也顯示,有錯誤觀念、以為回收垃圾會和普通垃圾一樣被焚化的家庭減少了,這類家庭所占的比例從2018年的12%,減少到去年的6%。

大部分的家庭也知道,可以把家中常見的可回收垃圾,例如:洗髮水和洗衣液包裝瓶、玻璃瓶等,投放在藍色回收桶。但是,仍有約半數的受訪者不知道絨毛玩具和泡沫塑料是不可以放入藍色回收桶進行再循環的。
新加坡的垃圾分類相對來說沒有非常嚴格,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以及廚餘垃圾等。
不管是祖屋還是公寓,在樓道里都有專門的廚餘和其他垃圾通道,基本上小件的垃圾都可以扔到裡面去,有專門的人來處理。
像是大件以及可回收垃圾,都可以扔到樓下的可回收垃圾箱裡。
為方便國人養成回收習慣,政府今年將為每戶家庭派發回收容器。
政府也推廣了很多相關的活動,協助國人了解如何正確回收。不止要鼓勵更多人養成回收的好習慣,更希望看到國人正確回收。
本地居民已經開始儘量回收,可是回收率污染率高達40%,希望借這個活動能夠提醒國人正確回收。回收的物品有一些液體,有些食物,也有一些電器的應用品也是放進回收箱裡面。
目前每座政府組屋都有藍色再循環回收桶或回收槽,有地住宅也有指定回收桶。
當局也在豐加北單選區和東海岸集選區一帶,試驗使用透明回收桶,讓民眾更了解整個回收過程。
垃圾分類有利於環境,同時像新加坡這樣給居民發垃圾箱的也是少數,很貼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