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Times Higher Education
【1】 因學術不誠信 她失去了大學教職
就在今年5月,新加坡媒體《商業時報》爆出一則大新聞,一名曾為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的中國籍助理教授,因學術不誠信而被調查。

作者甚至將這起學術欺詐案,成為「自己所見過的最無恥」的。
這名教授的履歷也相當漂亮,本科畢業於中國頂尖名校復旦大學,碩士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則是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
畢業後沒多久,她就到香港城市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19年9月至 2021年7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助理教授。最終在2021年7月,她加入了SMU。

在個人簡歷上,她列出了2篇被《金融雜誌》(JF)和《金融研究評論》(RFS)有條件接收的論文。
但爆料者表示自己對這兩篇論文沒有印象,於是聯繫了這兩份期刊的審核方,得知這兩篇文章從未被接受過。

最終,雖然大學官方並沒有正式公布調查細節,但在今年5月1日,這名教授的在大學的工作被終止。
至於是被開除還是自行離職,SMU並沒有給出說法,不過相信這和她的學術不誠信充滿聯繫。
【2】 因學歷造假
15人工作準證被取消
學歷造假不可取,但也有人為了利益鋌而走險,只求自己不會被發現「賭一把」。
《印度時報》和《海峽時報》在去年發表了一則新聞,15名新加坡工作準證持有者「買」了假文憑後來新加坡工作,最終被當局吊銷了工作準證。

據悉,這15人的文憑,都來自於印度馬納夫·巴爾蒂大學。
而這所學校,在印度是一所臭名昭著的,專賣假文憑的高等學府。在短短11年間,就共計出售了36000個假文憑!
至於為什麼新加坡當局一開始沒有發現,那是因為這所大學足夠隱蔽。
在「假文憑」之外,大學也曾頒發過5000個真文憑,因此一時半會新加坡人力部沒法識別並察覺到不對。

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人最終因此事無法繼續在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人力部公開聲明表示,在新加坡學歷造假是件大事,一經證實,涉案人將立即被撤銷工作證件,永久被禁止來新加坡工作。
另外,個人還將最高兩萬新幣的罰款,坐牢兩年或兩者兼施。
【3】 因考試作弊
他們律師資格可能不保
新加坡立法嚴明,不僅是學歷造假、學術造假,就連考試作弊,一經發現也將面臨嚴重後果。
就在今年4月,有6名新加坡實習律師,涉嫌在一次考試中作弊!其中五人通過WhatsApp分享了六份試卷的答案,而最後一人與另一名考生勾結,在三份試卷中作弊。

最終,法院下判讓他們都進行重考。雖然結果是,這6個人都通過了相關考試,但法官依舊決定讓其中五人律師資格申請延期六個月,最後一個實習律師的申請則延期一年。
當然,因為沒有撤銷這6人的律師從業資格,在當時此事還在新加坡網絡引起熱議,不少網民曾質疑法庭對這些人「太寬容」呢......

「如果他們作弊,知道所有的後果,特別是在這個行業需要誠信和誠實,那麼他們應該立即被禁止和取消資格。如果允許這樣的人物成為律師,就會玷污行業……」 這個判決,讓很多新加坡網民憤怒,認為不公平。
對於新加坡而言,從上到下都充滿了對學術、學歷上造假人的討伐之聲。這種風氣由來已久。
新加坡人對此眼睛裡根本容不得沙子,這也是為什麼,國大在知道陳春花涉嫌學歷造假後,第一時間就將她的個人資料下架吧。

畢竟,在這個公平的社會裡,任何學歷造假,都是對其他人努力學習的一種褻瀆。
椰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