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們寫過,新加坡為一位從2007年就失蹤的女孩,至今未歸。
家人找遍新加坡和鄰國馬來西亞,有理由相信她已經遇害。
但不知為何擱置了十幾年之後,2020年才重新在社交網絡被人提起,因為輿論和家人要求,警方也啟動案件重申。
現在嫌兇已定,但是今天法庭宣告「無事省釋」!嫌犯保釋在外了……

(圖源:coconuts)

關押後保釋出獄(圖源:today)
19歲少女神秘失蹤
最後被拍到與兩男子進電梯
14年前少女張瑋凌被拍到與兩名神秘男子進入馬林台組屋電梯後就不見蹤影,200名親友們遍尋不獲,19歲少女從此遍尋無果!


(圖源:goodyfeed)
2007年6月29日下午6點,張瑋凌跟父母說要去一次學校,然後,就銷聲匿跡,而女孩最後一個簡訊是在6月30日凌晨2點37分發出的。
案件重申後,當年人們懷疑的對象,就是他們!

張瑋凌被監控拍到最後的畫面,是出現的馬林台第19座組屋。
嫌兇就是跟她一同乘搭電梯上樓的兩名男子:36歲的Ahmad Danial Bin Mohamed Rafa'ee和現年33歲的Ragil Putra Setia。
監控拍到張瑋凌和兩人一起上樓,卻沒有下樓或離開的畫面,十分詭異。

當年警方文告指出,張瑋凌失蹤後,警方向兩人錄口供:
他們堅稱張瑋凌在事發的6月30日凌晨時分獨自離開組屋。

警方搜查組屋單位,並調閱了監控畫面,並未發現任何犯罪證據,也沒找到兩名嫌犯與失蹤有關的證據,此案一直被列為失蹤案。
兩男子終成嫌犯
十幾年來過著不錯的生活
終於,新加坡警方在2020年12月17日公布的調查結果:張瑋凌被證實在13年前的失蹤當天已經被殘忍謀殺!
所以可憐的女孩其實並沒有離開過,只是這兩個可惡的人渣用假口供誤導了新加坡警方。
警方的突破點,是張瑋凌失蹤時隨身攜帶的一個物品。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一物品與當年聲稱張瑋凌獨自離開的一個男子Ahmad Danial有關,並於12月15日將他逮捕,12月17日嫌兇以謀殺罪名被控。

其實兩個嫌兇都是熟人,Ragil Putra Setia是張瑋凌的同學,Ahmad Danial 是她的朋友,也畢業於拉薩爾藝術學院。
警方通稿:
36歲被告Ahmad Danial於2007年6月30日,凌晨1時39分至上午7時20分之間,夥同33歲的嫌犯Ragil Putra Setia在馬林台一個組屋單位,謀殺了年僅19歲的張瑋凌。
嫌兇作案後和另一名涉案男子一起棄屍。

看來這兩人瞞天過海,謀殺後臉不紅心不跳共同對參與派對的同學和警方說:張瑋凌獨自離開。
諷刺的是,張瑋凌已經失蹤(死亡多年),家人痛不欲生。
而嫌犯都過著不錯的生活。
Ahmad Danial社交網絡顯示,他與妻子結婚已有七年,還在2015年與人合夥成立名為Kokokabuki和Kokokabuki Life的公司。

他甚至還在2018年5月至警方破案前還在電子遊戲配件製造商雷蛇公司Razer擔任創意經理。
另一名涉案的男子Ragil Putra Setia來自印度尼西亞,當時正在新加坡的拉薩爾藝術學院學習,是一家廉價航空公司的飛機師。張瑋凌的遇害地點,正是Ragil Putra Setia當時的居住地。
當年的棄屍地點早已因經過面目全非的改動,大大增加了搜尋的難度。

以上圖源:新明日報
證據尚不足
2萬新幣保釋在外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拳頭硬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宗謀殺案在新加坡國家法院過堂。
法官最終下令被告的謀殺罪名無事省釋,批准被告以2萬元保釋。

(新加坡法院示意圖)
意思是嫌兇還可以正常在外生活?什麼是「無事省釋」?
無事省釋(discharge not amounting to an acquittal)
不等於無罪,控方一旦掌握罪證,仍可傳召被告出庭,面對同個罪名和可能涉及的其他罪名。
但是如果找不到證據的話……


(圖源:FB)
大家先別著急,主要是這次還沒有找到更多證據,控方申請法官下令謀殺罪名無事省釋;
並且將提控他另外六項罪名:棄屍、侵占死者財務、提供假資料等等;
目前可以確定的就是拋屍地點在榜鵝(Punggol track 24),但是多年過去這裡早已建成組屋,據說找到頭骨,但是十幾年過去,頭骨身份還需進一步確認。

(2011年示意圖)
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的同夥拉吉爾並未落網,他已經逃回印尼,雖然警方與印度尼西亞當局合作,但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人,

所以現在決定先將謀殺罪名暫時擱下。
嫌犯的代表律師更加誇張,直接指出未有足夠證據針對謀殺罪名進行審訊,就應該撤銷罪名,讓被告無罪釋放。
雙方拉鋸之下,法官最後判無事省釋,批准被告以2萬元保釋,控方仍保留重新提控的權利。
網友紛紛抱怨,這個十幾年懸案好不容易有眉目,不會又就此擱置吧……

(圖源: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