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遺產節5月2日登場
由國家文物局舉辦的第19屆新加坡文化遺產節將在5月2日登場,今年將有超過120個線上和實體的活動項目,有興趣參與活動項目的公眾,可從今天(21日)中午開始上網報名。

今年的文化遺產節將紀念我國充滿活力的旅遊歷史和豐富的自然遺產,推出的活動項目包括文化遺產步道、工作坊、展覽與導覽活動等。
隨著新加坡疫情趨緩,今年的文化遺產節將推出更多實體活動項目,但還是有三到四成的活動將在線上舉行。
新加坡文化遺產節的節目策劃總監周友君說,能推出更多實體活動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正好符合今年的主題,因為自然與旅遊都是要靠親自體驗的。
「主辦方與社區合作夥伴都希望能通過這次文化遺產節,激活我國的文化遺產,讓參與者通過耳目一新的方式,發現少為人知的歷史。」

首次參與文化遺產節的木工設計公司Roger&Sons希望通過舉辦工作坊,讓參與者了解到新加坡砍伐後的樹木是如何經過處理,再呈現到大家眼前。

同樣首次參加文化遺產節的還有旅遊經理洪福霖,他將會通過線上的方式,帶領參與者走訪他的「家庭式博物館」,見識他花了約40年收藏的超過100樣新加坡航空公司珍藏品。
2 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開放參拜

觀音堂佛祖廟信託委員會昨天(20日)宣布,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將從5月1日起開放參拜,星期天和公定假日將同周一至周六一樣,從早上7點開放至傍晚6點半,中午12點15分為上午的最後排隊時間,之後短暫關閉清洗大殿,下午1點重新開放。廟裡目前仍不接受鮮花和水果等供品。
3 竹腳婦幼醫院位於赫利法斯路的新診所正式啟用

竹腳婦幼醫院位於赫利法斯路的新診所正式啟用,醫院的心理醫學及皮膚科診所將設在兩棟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受保留殖民地建築內,離醫院450米,同時設有配藥處,方便病人和看護。此外,新診所面積比之前大一倍,每年可進行多百分之30的看診,這將改善病人和看護的看診體驗和縮短等候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