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公司和酷航在未來幾周,將逐步恢復更多本地往返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的航班,以滿足旺盛的國際旅行需求,尤其是在年底假期和明年第一季期間。
新航星期一(10月3日)發文告說,預計到下個月1日,新航集團的客運網絡將覆蓋36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目的地。
新航發言人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補充說,這將讓新航集團的網絡恢復到疫情前的80%左右。

根據文告,以新航運營的日本和韓國航班為例,本月30日起,新加坡往返東京航班增至每天四班,本地往返大阪和福岡的航班則分別增至每天兩班和每周三班。本地往返首爾航班增至每天三班。
中國大陸的航線方面,繼上個月27日恢復每周兩班的北京至新加坡單程航班後,新航宣布,從下周二(10月11日)起,恢復新加坡往返成都的航班,每周一班。這旨在增加班次,恢復對中國大陸更多目的地的服務,須經監管部門批准。
酷航在周一(10月3日)恢復每周一班本地往返杭州的服務,並將在下周三和周四,恢復每周一班本地往返鄭州和武漢的航班。至於本地往返天津的航班,下周二起,增至每周兩班。
香港航線方面,新航的目標是將班次增至每天三班,須得到監管部門批准。本月30日起,酷航也將本地往返香港的航班,增至每天一班。
本地往返台北的新航航班則將增至每周七班。
易華仁:樟宜機場航班 年底料恢復至疫前逾80%
交通部長易華仁星期一(10月3日)在國會回答議員詢問時說,截至上個月第一周,樟宜機場每周平均客流量已恢復至冠病疫情前的60%以上,航班也恢復到疫情前的近三分之二,並預計今年底會超過80%。
他也強調,隨著香港、日本和台灣等主要旅遊市場近日宣布放寬邊境管制,航空公司為回應旅客需求,預計在年底前將再增加航班。
為應付預期增加的乘客和航班,第四搭客大廈上個月13日已重開,第二搭客大廈南側的離境廳也將在下周二投入運作。如此一來,樟宜機場客容量將足以應付疫情前客流量,即每年7000萬人次。這是機場疫情前客容量的80%左右。
航空業勞動力也恢復到疫情前的約80%,目標是在今年底前再聘請4000人,這將使勞動力恢復到疫情前的90%左右。
至於樟宜機場的重開速度會否超越需求,易華仁說,中國的邊境開放策略是我國必須觀察的,因為中國是我國重要的旅客來源國,疫情前占我國入境旅客的兩成,所以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必須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