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邊境重開,人員再次跨境流動,兩國正探討全面恢復海陸空聯通。
前天,出訪馬來西亞的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在結束訪問前接受媒體訪問,過去兩年疫情雖然對兩國造成艱難的環境,但新馬在危機中仍發揮了穩定、可靠合作夥伴的作用,保持供應鏈通暢。
「唯一真正出現阻礙的是人員的自由流動,但現在隨著我們重開邊境,這項工作也更顯重要。」
目前每周約有180趟航班往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七個目的地。和疫情前每周約50趟航班的情況相比,目前航空聯通只恢復至約40%。

新加坡方面表示,希望在下來幾周到幾個月能全面恢復航空聯通。
陸路方面,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已重開,陸路關卡過去幾個長周末假期也出現大量通關。雖未達到疫前情況,但維文相信這會逐漸增加。
至於海路聯通,兩國正探討啟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州迪沙魯之間的渡輪服務,目前正進行必要的審核工作,預計短期內能完成。
之前新加坡就已經恢復了新馬跨境德士服務,每人單程收費將暫時維持12元或每趟48元,直到另行通知。
而其實新加坡方面已經提出申請,有關調漲收費的事宜,每人上調3元至15元,或每車四人收費從原有的48元漲至60元。

根據點對點載客服務監管框架規定,德士業者如果調整收費,必須提前至少28天通知公交理事會,並在至少七天前對外公布新收費。公交理事會日前受詢時透露,當局是在4月26日接到新柔德士同業協會有關調整車費的電郵。
有意乘搭跨境德士前往馬來西亞的公眾,可在5月1日凌晨零時01分起,到萬山街新柔德士站乘搭德士前往新山拉慶車站。至於從新山往新加坡的收費,同樣維持每趟55元不變,但司機會載乘客到家,而非在萬山街下車。
目前,陸路交通管理局已批准156名馬國德士司機的跨境許可證,加上本地80輛已獲批的德士,共有近240輛新馬兩國的德士可提供跨境載客服務。

陸交局發言人受詢時,呼籲公眾不要使用未取得公共服務車輛執照的載客服務。
「這些車輛可能沒有充分的第三方保險,乘客乘搭這些車輛,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可能無法獲得保險賠償。」
根據公路交通法令,沒獲得公共服務車輛執照的車輛,不能提供載客賺錢服務,違例者可面對罰款最高3000元,或監禁最長六個月,或兩者兼施;所使用的車輛也可能會充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