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一對年輕夫婦在結婚後以事業為重,決定延後組織家庭的計劃,不料,正當兩人做好生育的準備時,妻子卻被診斷出患有不育症。她在接受兩次的體外受精術後,終於成功受孕。
准媽媽陳麗慧(假名,33歲)四年前結婚,當時她和丈夫覺得自己還年輕,沒有立即生育的打算。兩人一年後做好準備,但在嘗試各種受孕方式如宮腔內人工授精、看中醫等,卻還是無法成功受孕。
陳麗慧到竹腳婦幼醫院檢查後,被診斷出患有不育症。夫妻兩人便決定進行體外受精術,在嘗試第二次後,陳麗慧終於成功受孕,目前懷胎六個月。
陳麗慧說:「我覺得最辛苦的並不是生理上的不適或是必須一直打針,而是每一次你都覺得這次會成功,可是希望一次次地落空。」
她坦言,若自己儘早為生育做規劃、接受檢查,或許就能更早接受治療並懷上孩子。
本地生育率逐年下滑,更在去年創下新低。新加坡中央醫院和竹腳婦幼醫院展開為期三年的研究,探討通過生育能力健康檢查、輔導、提高生育方面的意識等,能否有效地鼓勵年輕夫婦儘早生育。
這項為期三年的研究將調查1200對年齡介於25歲至34歲的夫婦。參與這項研究的夫婦將被分成三個組別,第一組的夫婦將到醫院接受基本的生育能力健康檢查,護士也會給予家庭、生育規劃方面的輔導。第二組的夫婦則必須觀看一段視頻,內容和其他夫妻分享生育過程與困難有關。他們也必須在網上完成一份與生育健康相關的問卷調查。第三組的夫婦則無須採取任何行動。
醫院會在每一對夫婦加入研究的第六個月通過電郵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看法是否有任何改變。
負責這項研究的中央醫院婦產科高級顧問醫生余素玲副教授受訪時說,許多年輕夫婦都延後生育,當他們最後決定要生孩子時,卻錯過了最佳年齡。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希望鼓勵年輕夫婦儘早為生育做準備,並探討生育能力健康檢查、輔導等是否有效。若取得成效,我們接下來會看醫院能如何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