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施恩強調服裝的包容和共融特質。這些衣服是為殘障與行動不便的人設計的,但最終它是任何人都合穿,能為所有人帶來便利的服裝。
(新加坡25日訊)面對各種行動不便的人,兩名女設計師,27歲的林施恩和25歲的傅雯勤,各成立工作室,設計功能與時尚並具的衣著,比如為殘障行動不便,或是老了,逐漸喪失行動能力者設計最適當的服裝。
《聯合早報》報道,為殘障與行動不便人士設計服裝的林施恩(Elisa Lim,27歲)說:「一個老太太曾對我說,我現在不穿連衣裙。不是我不喜歡穿,而是連衣裙的拉鏈都在背後,我的老伴走後,沒人幫我拉拉鏈。」林施恩認為,把拉鏈開在側身,也不方便不能扭轉身軀的人。
她說:「這給我靈感,將隱藏式的拉鏈移到前面。照顧行動不便的病人很吃力,導致看護者用一條毛巾給他們圍上,使病人喪失尊嚴。」

傅雯勤回國後創辦WERABLE品牌,即將推出首個適合障友的服裝系列。
傅雯勤:預防行動力喪失
另一邊廂,從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學成歸來的女設計師傅雯勤(Claudia Poh,25歲)也說:「許多行動不便的人告訴我,他們在市面上只能買大好幾碼的衣服來穿。」
傅雯勤說:「我們現在已有人工智慧駕駛的電動車,可是穿衣的方式卻仍一成不變。我希望我的設計不只彌補而是能預防行動力的喪失,讓人們能更長久地維持獨立穿衣的能力。」Werable在名字上玩包容、共融語帶雙關,既是「易穿」,也是「我們皆能」的。
透過設計減少動作
要服務這個群體,林施恩說,基本上要從兩個角度切入,一方面幫助殘障或行動不便者獨立,輕易地更衣;若穿者不能自理,就要幫他們的看護者在床上、輪椅上、沐浴、如廁前後,更輕易地使用更衣磁鐵扣、拉繩、卡扣(snap on buckle)等取代傳統紐扣。
用緊實磁鐵扣的夏威夷衫易穿,一拉就能除下。無袖女上衣接合點在肩膀的兩片魔術貼,可以先鋪在床上,讓穿者躺上去後看護者再裹上,用魔術貼固定好,同時還能前後兩穿。裙和褲內里兩側加設長環帶,方便穿者坐著,將手上穿過環就能把裙或褲拉提而上。
傅雯勤給記者預覽一套剛設計的T恤和褲裙,T恤袖子底下加設拉鏈,一直拉到腋下,能減少手臂彎曲的角度,更容易讓手臂穿過袖口;褲裙鬆緊的褲帶則使用獨特的磁鐵卡扣,手指無須施力解開,上下移動即可解扣。
林施恩在拉薩爾藝術學院修讀服裝設計時,一名專治臥床不起病人的老年病專科醫生找她合作,希望她設計幫看護者更容易為病人穿脫,同時能帶給病人歡愉的衣服。
林施恩到新加坡肌肉萎縮症協會(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簡稱CPAS)、老人護理中心與老人院,用兩年的時間深入了解不同程度殘障者的挑戰,發現這個群體在衣著方面有很大的需求,說服教授讓她以這個設計主題作為畢業作品。
她說:「當時教授問我,確不確定這些人想出門,需要特地為他們設計的外出服。」來回討論過後,有天教授跟她說,他注意到街上有用輪椅代步的殘障者,可見這群人在社會中是隱形的,他們的需求不被人關注。

林施思設計的吊腕帶也能變成一個布袋,讓人期待快快康復後,能用上這個布袋。
林施恩:任何人都合穿
畢業那年,林施恩請了一群殘障者與普通人,穿上她的設計一同上台走秀。畢業後,她以「有志者事竟成」的理念創辦Will & Well。創業的3年內,她仍扮演著倡導者的角色,一方面試圖改變與她合作的裁縫僵化的裁衣觀念,讓她們明白確實有人有這樣的身體障礙,會有這樣的需要,讓她們意識到自己也能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另一方面,她也得教育本地市場:「我們太習慣固定的穿衣法,會擔心磁鐵扣、魔術貼夠緊嗎?衣服會突然鬆開嗎?我需要一點一點地說服他們,扭轉他們的思維。」
功能與時尚美感也常在林施恩腦里玩蹺蹺板:「有時候我們拘泥於功能,差點忘了時尚美感能讓殘障者表現自我,選穿的顏色能傳達他們的情緒,對他們的心靈層面也極為重要。他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殘疾,久而久之會喪失自我,時尚服裝能幫助他們找回自己的聲音和身份認同。」
林施恩說:「我的衣服不會解決殘障人士或行動不便的人根本上的問題,但至少帶給他們更多的便利,讓他們活得更輕鬆自在。最終,我要強調的是,這些服飾的包容和共融的特質。當我們將這些服裝限定為殘障人士穿的,我們依然把他們禁錮在一個框框里。這些衣服是為殘障與行動不便的人設計的,但最終它是任何人都合穿,能為所有人帶來便利的服裝。」

傅雯勤為雙手癱瘓的紐約女公關Christina設計的斗蓬很拉風。Christina常坐著用腳滑手機,這件裙子的下擺縫合,可防止她「走光」。

林施恩將隱藏式的拉鏈移到前面,使用者可以自己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