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女性每日平均比男性多花47分鐘做家務。(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要判斷一個社會離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還有多遠,往往要觀察幾個職場相關的指標,包括男女員工之間的薪資差距、工作發展機會、男女管理人員的比例等。
隨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逐漸式微、生活中的瑣事自然會落入兩性平等的討論範圍。
夫妻倆下班回到家都累了,家務事該如何分配,才不會讓其中一方覺得「吃虧」?
西班牙政府上周就宣布,將耗資至少30萬新元研發一個新的免費應用,讓每名家庭成員記錄自己花多少時間做家務。
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去年的一項調查揭露,當地45.9%的女性在家中負責大部分家務,男性的比例相比之下只有14.7%。
西班牙負責性別平等事務的國務秘書安吉拉·羅德里格斯說,推出這個應用是為了揭露過度承擔家務對女性造成的心理壓力,從而鼓勵男性分擔更多家務。
女性減壓不二方法:「盼老公幫忙多做家務」

家務分配不均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個人的心理健康受影響。(聯合早報)
要當局特地設計一款應用,才能使兩性之間更平均地分擔家務,或許從側面透露出西班牙女性家務負擔相對過重的情況,已經到了有些失衡的地步。
但這個問題似乎不是西班牙獨有,美國勞工統計局的一項最新調查甚至精確地計算出:
美國女性每日平均比男性多花47分鐘做家務。
換算下來,這相等於每周約五個半小時,而且還不包含照顧小孩、購買雜貨等所需的時間。
不用說,這些事情做得較多的還是女性。
至於退休夫婦和雙薪夫婦呢?沒錯,家務做得較多的還是女性,即使太太賺得比先生多,還是如此。
調查還發現,已經為人父母且都有全職工作的受訪者,雙方做家務的時間差距縮減至30分鐘,但老公每天的休閒時間還是比老婆多出44分鐘。

調查發現,男性每日平均比女性多出40分鐘的休息時間。(海峽時報示意圖)
換言之,在幾乎每一戶家庭里,女性花費更多精力做家務,恢復的時間也更少。
家務分配不均的情況,甚至會衝擊個人的心理健康。
美國今年3月的一項調查中,其中一道題目就是:
你的另一半能做哪一件事,幫助你減壓?
兩性給予的答案截然不同。女性受訪者最常給出的反饋是「希望對方多幫忙打理住家」,而男性最普遍的回答則是「沒有,我很滿意現階段的一切」。
專家認為,家務之所以會分配不均,其中一個因素是男女雙方所分別負責的事項。

男性通常在家中負責維修、保養汽車等「非緊急職務」,女性則會負責下廚、洗衣等。(聯合早報)
一般來說,男性可能只管保養汽車和家中的維修工作,所需處理的頻率較低,也比較容易推遲;反之,女性負責的家務可能更「即時」,例如打理三餐、清理、洗衣等。
僅過半新加坡女性滿意家務事項分配
新加坡也出現了「家務分配不平等」的現象。
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2021年公布的數據揭露,家務和照料家庭的職責更多落在了女性肩上。
該調查在2020年底進行,共500名已婚新加坡人接受調查。育有孩子的受訪者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年齡不超過18歲。
來看看幾項關鍵數據:
近九成新加坡人認同家務可以由夫妻平均分擔;
然而,43%的女性表示她們在家中主要負責清理工作,但只有24%的男性同意這個說法;
52%女性說她們負責洗衣服,但僅32%的男性持相同意見;
下廚和備餐方面,59%的女性說是由自己包辦,45%的男性則同意「廚房是老婆的天下」。
相比75%的男性,只有54%的女性對家中的家務和照料職責分配表示滿意;對於有孩子的受訪者,這個差距更大,分別有47%的女性和78%的男性這麼認為。

育有小孩的新加坡夫婦對於家中家務分配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海峽時報)
與此同時,益普索調查也反映,年紀越輕的已婚夫婦,在如何分配家務上的溝通更有效。
調查指出,未滿35歲的已婚女性中,38%坦言她們和丈夫能分擔打掃住家的職責,相對35歲至44歲的年齡層,只有28%的女性受訪者稱可以和丈夫「共享」職務。
英文有句話說:「Happy spouse, happy house」,大略是幸福家庭離不開幸福的配偶。
要如何分配家務才能讓雙方覺得幸福,除了開發應用,或許也離不開雙方以家庭幸福為前提,彼此好好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