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但其人口主體是占全國7成以上的華人,而且都會說普通話,那為什麼新加坡的第一語言卻是英語呢?

華人很早就在新加坡居住了,大約在中國元末時期,就有中國人移民到新加坡,此後一直都有中國移民前往新加坡,而在清朝後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盛行下南洋,新加坡更是成為首先之地,華人更是成為新加坡的主體民族。
1965年獨立的新加坡,雖然同時把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都作為官方語言,看起來地位一模一樣,但是在實際過程中,英語卻是第一語言,政府公文書寫、報告,商務合同、談判,學校教材、授課等統統都是用英語書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經濟利益驅動,二戰後,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群最廣、交流範圍最大的語言,使用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並且保持比其他非英語國家高的英語水平對於港口城市國家擴大貿易發展經濟是很有幫助的。

二是,新加坡是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的,為了不給周圍馬來國家藉口,為了保持國家繁榮穩定,就必須一視同仁,把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同時作為官方語言,但這樣一來國內又沒有一個統一的交流語言,於是就把在英國殖民時期作為唯一官方語言的英語作為事實上的第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