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六學生會考前放三天「溫書假」來防疫 家長和教師:多此一舉

2020年08月19日   •   7866次閱讀

根據教育部的指示,學生在「放假」時應留在家溫習,降低從社區感染病毒的風險,若有需要可通過線上方式諮詢教師。(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聯合早報》報道,教育部最近向中小學和初級學院發出指示,「強烈鼓勵」校方在全國會考前讓應考學生放「溫書假」,並建議小六學生放假至少三天。

例如,今年的小六會考筆試將於10月1日(星期四)開始,當局建議在那周的星期一(9月28日)至星期三(9月30日)讓學生在家溫書。加上此前的周末,學生就有五天不必回學校。 

疫情前,中學與初院生在會考前一兩個星期就不必回校報到,學校多數都准許他們在家溫書。教育部這次發出的指示,則明確建議中學與初院在O水準和A水準會考前,讓學生放至少兩周的溫書假。

當局的理由是,這樣能降低冠狀病毒在學校傳播的風險。萬一有學生不幸染病,也可以減少須隔離或休缺席假學生的人數,儘可能避免影響到其他考生。

在決定溫書假的長短時,教育部考慮的因素包括休假對學生備考狀態,以及現有學校程序的影響。休「溫書假」期間,若有需要可通過線上方式諮詢教師,需要更針對性指導和託管服務的學生還是能回校溫習。

教育部早前指出,會考是學生的重要里程碑,因此當局會在照顧好應屆畢業生,在做足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舉行考試。履行居家隔離令、居家通知、缺席假或病假的考生,都不能參加考試,當局會另做安排。

考生若在考試當天發燒或出現流感症狀,也不能進入考場,監考人員也會做體溫檢測、健康申報等記錄,確保大家安全應考。(教育部提供)

這項「新安排」聽起來不錯、相當合理,小學生們聽了應該都會很開心,但本地一些家長和老師卻持反對意見,認為這麼做多此一舉。

紅螞蟻訪問到的小學老師普遍認為, 12歲的小孩自律程度不夠高,還不能自己在家溫書,不像中學與初院生已經16歲以上,不需要大人的輔導也能自行溫習。就像上周的小六口試,學生們都需要老師不停地嘮叨和提醒學生們才能練習,那些沒有家庭支持的學生肯定無法獨立學習。

其中一名小學教師反饋說, 學生如今每天都上學,如果是為了減少降低冠狀病毒在學校傳播的風險,只是「放假」三天能在多大程度上防止冠病傳播?

她也指出,教育部病毒阻斷措施前遲遲不關閉學校,7月又選擇重新開學,前任教育部長王乙康那時曾經說過:「萬一有更廣泛的社區傳播,根據我們已採取的措施,學校對學生來說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會繼續觀察情況,採取必要的行動,確保民眾安全。」那為何現在的立場似乎不一樣了?

也有網民和這位老師的想法一致,問說:「難道是換了教育部長,立場就不一樣了?」

王乙康7月27日調任為交通部長,教育部長由黃循財接任。

當然,也有家長認為教育部的這項安排是必要的,但這類家長似乎屬於少數。

女兒今年念小六的家長張麗麗(49歲,講師)告訴《聯合早報》,「溫書假」是挺好的安排,畢竟全球冠病疫情還未平息,其他國家接連出現新一波疫情,謹慎防範是必要的。

她說:「讓孩子在家溫習,能減少學生之間的接觸,降低孩子受感染風險,也避免被要求休缺席假。身為家長,我也比較放心,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如期上考場。我相信校方到時會為孩子做好應考準備。

好些家長向來在會考前也會請假陪孩子溫書,我現在居家辦公,已習慣陪孩子在家學習。」

在《聯合早報》面簿上的這則新聞底下,網民留言全都一面倒反對。他們給出的理由有:家裡的環境容易讓孩子分心、家裡沒人監督孩子一定會分心等。

也有網民指出,現在周末放假兩天,周一回學校上課時,學生都需要調節心情,更可況是放三天後就得回校考試?如果真要減輕疫情,為何不在會考前放假14天(病毒潛伏期)確保沒有學生受感染?

看來,這個「溫書假」揪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新加坡的小六學生真的沒有自律能力嗎?

或許比會考更為重要的是,本地家長們真的要著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學習能力了,以便應付「居家學習」的新常態。畢竟,教育的核心本質從來都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7011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3420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