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雨季開始,總理李顯龍吁各國將控制氣候變化目標付諸行動

2020年11月24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昨天發出天氣預警,指下午4時30分至傍晚5時15分之間,全國多地會出現夾帶強風的雷陣雨,雨量介於中等至大。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過後也在Facebook發出預警,由於部分地區的溝渠或水道水位上漲到90%,可能會出現突發性淹水。這些地區包括實龍崗2道、仙人掌路、祥光道及楊厝港路等。

進入年底雨季,11月的下半月,季風雨帶持續籠罩東南亞地區,新加坡大部分地區的11月降雨量預計會高於平均。

氣候變化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全球各國,對於氣候的變化,身為島國的新加坡一定是第一個有切身體會的。

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屬下的Crowther實驗室發布權威報告,到2050年,北半球溫帶或寒帶的城市的天氣像是都往赤道移動了1000公里,溫帶城市變成熱帶城市。

並且,氣候變暖還會使乾旱、颱風等極端天氣將會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乾旱的地方將更加乾旱,多雨的地方將會有更多的洪澇災害。

除此以外,氣候變暖還會使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匯入到大海,促使海平面上升,進而威脅到沿海地區。

氣候變化對新加坡的影響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表示隨著全球暖化,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上升一米或更多已無可避免。一些地勢較低的主要城市,包括新加坡和東京可能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為了防止被海水淹沒,改善氣候環境,新加坡政府也是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例如新加坡的排水管理系統、加強所有沿海蓄水池的結構,倡導乘坐公共運輸、群眾自發清潔運動等。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環境局將增加有地住宅伊蚊檢查次數

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今年累計近3萬4000起,隨著雨季開始,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將增加有地住宅的檢查次數,分發居家防蚊工具包,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識。

根據環境局官網發布的數據,截至上周五(20日)下午3時,新加坡上周共新增222起骨痛熱症病例,今年累計已達3萬3919起。

目前活躍的骨痛熱症黑區數目也不少,截至本月16日,新加坡仍有107個活躍的骨痛熱症黑區。

新加坡內政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政務部長陳國明昨天在東海岸區議員陳慧玲陪同下,走訪惹蘭真巴卡古寧(Jalan Chempaka Kuning)的私人住宅區,向居民介紹防蚊貼士和分發防蚊工具包。

陳國明指出,新加坡骨痛熱症的情況令人擔憂,他呼籲居民必須提高警惕,新加坡政府也會與居民共同應對。

「 他說:「國家環境局與社區已加強工作力度,包括增加對住宅單位檢查和病媒控制行動的次數,以及和基層合作進一步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識。」

其中,新加坡環境局為有地住宅準備的防蚊工具包中,就包括如何預防伊蚊滋生的信息手冊和冰箱貼等,以及能放置在屋頂檐槽或水溝內的滅蚊藥。

「 陳慧玲則說:「惹蘭真巴卡古寧一共有18起骨痛熱症確診病例,我們發現這一區的五個伊蚊滋生處都是在住宅內。由於區內居民包括年長者和兒童,我們感到十分擔心,因此希望通過防蚊工具包,提醒住戶應如何防蚊,減少伊蚊滋生處的數量。」

她表示,隨著雨季開始,國家環境局人員將增加檢查次數,她因此呼籲居民同環境局人員配合,允許他們進屋檢查是否有伊蚊滋生。

李顯龍吁將控制氣候變化付諸行動

各國在應對新冠危機之際,也應放眼未來,包括不讓抗疫影響重要的環保議程。李顯龍總理呼籲各國將控制氣候變化的目標付諸行動,並敦促二十國集團(G20)在環境議題上以身作則,為因新冠疫情延至明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確定調。

李顯龍總理昨晚在G20峰會閉幕前的會議上透過視訊發表講話,向各國代表闡述新加坡下來將如何推進「綠色復甦」,打造可持續的低碳經濟。

他認為,各國應將新冠帶來的經濟衝擊視為轉型契機,在推動疫後的經濟復甦時加大力度確保經濟可持續性。

李顯龍總理說,氣候變化攸關人類生存,新加坡致力與各國合作,一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新加坡目前已在大力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和低碳排放方案、推廣綠色融資,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及進口清潔能源。「我們也將在下來數十年大力投資建造沿岸防洪設施等,以防禦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進一步加強社會韌性

作為小國,新加坡無法靠一己之力阻止氣候變化。李顯龍總理因此敦促所有國家、不分大國小國,都加入《巴黎協定》並履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等承諾,也呼籲G20成員國為明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6)的成功舉行定調。

李顯龍總理指出,在許多國家,社會不平等和科技顛覆性發展助長了本土主義和保護主義情緒,這些社會裂痕在新冠暴發前就已存在,若不正視,只會加劇。

他說:

「 政府須確保人民得以就業並繼續創造良好的工作崗位,加大對教育、公共住房和公共衛生的投資,強化社會安全網。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已推出薪資補助與工作配對等計劃,並為新加坡人提供再培訓以提升技能。這些措施不但能把國家發展的果實更多分配給低收入群體,也有助加強他們的社會歸屬感。

「新冠疫情終有一天會結束。當我們忙於應付當前危機之際,必須同時放眼未來。」

為了協助新加坡應對環境改變帶來的挑戰,新加坡已開始從陽光中汲取能源,但人民行動黨青年團希望爭取更多投資,加強在新興潔凈能源,也就是太陽能和氫氣領域的投資,希望能減低再生能源的成本,促使業者更願意做出轉換。這個市場擁有龐大的潛能,全球再生能源市值預計五年內能達到2萬億美元。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主席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說:

「我們將在國會提出動議。這其實也是一個機會,確保我們在諮詢會議中談到的課題,也會在國會中提出討論。這些課題貼近討論者的心聲,都會在國會中提出辯論。」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