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3月21日
新加坡首次出現了
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終於沒守住突破了零……

「首位死亡患者在ICU住了26天後去世」
(圖源:ST@youtube)
不過死者的情況都屬於
自身患有疾病
1) 第一位病逝的是 75歲女性新加坡公民。她在2月23日入院,過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在加護病房26天後去世。該病患有慢性心臟疾病和高血壓病史。
2) 第二位病逝是 64歲的印度尼西亞男子。該病患從印尼抵達新加坡後,入院時情況已經危急。他自3月13日就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過後出現嚴重併發症。他在抵新前因肺炎在印尼住院,並有心臟疾病病史。

(圖源:海峽時報)
第一名逝者是個
75歲新加坡老奶奶
英文名叫安娜
她屬於生命基督堂感染群的
不過該感染群除了她
其他人都已經康復出院

(火化場外,圖源:中國報)
出於公共衛生安全考慮
親友們已經很快為安娜
舉行了告別式和葬禮
作為一個新冠肺炎患者病逝
對於這位老奶奶的遺體處理
新加坡當局
也是特別小心謹慎
遵從了一系列的指引
相關培訓早有準備
雖然新加坡剛剛出現死亡
但是早在1個多月之前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
和國家環境局
已經共同制定了有關處理
新冠死者遺體的預案
國家環境局早在2月7日
就已經向新加坡殯葬公司發出通知
說明如何處理
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喪葬事宜

(圖源:TodayOnline)
也向各大醫院提供了
有能力有意願去處理
死亡病例的殯葬公司名單
新加坡殯葬協會指出
每一道工作程序與環節
都有具體的要求
他們已經接受了相關的培訓

(萬禮火化場的示意圖
圖源:8視界)
3月20日環境局再次對殯葬公司
說明要採取額外預防措施
比如測量體溫、
登記弔唁者名單、
確保安全距離等等
叮囑靈堂在任何時候
都不要同時超過250人
嚴格防止接觸遺體
在火化之前
一般葬禮有一系列的流程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
殯葬工作人員接觸到遺體
但是新冠病人的遺體
是特殊處理的

(示意圖,圖源:todayonline)
運輸遺體之前
醫院會對遺體進行消毒
並將遺體裝進兩層防護隔離袋裡
把遺體轉移入棺木中後
工作人員會將棺木封死
並再次消毒
才把棺木運出醫院

(圖源:中國報)
在處理的時候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會穿上
和醫院醫護人員一樣的防護服
簡短停柩和長時間火化
平時醫院的遺體都會先接到
殯葬公司的護理中心
凈身、防腐、更衣和上妝等
死於新冠病毒的患者
就省略了這樣的流程

(示意圖,圖源:電影《入殮師》)
從醫院接出來後
裝有遺體的密封棺木
直接進入停柩的這一步
一般葬禮停柩七天
新加坡環境局規定新冠死者
建議最多停柩三天
或者直接火化

(萬禮火化場,圖源:ST)
火化爐的溫度有1200攝氏度
將棺木燒成灰燼只要45分鐘
但若是新冠感染死者
則會加倍時間
處理一個半小時
-----

-----
3月22日晚
有40多名安娜老奶奶
的親友和教友出席
在萬里火化場的追悼會
大家一起懷念
這位生前愛唱愛跳的老奶奶
讓我們祝福她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