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家庭每月只花35元在文化服務? 搞不好多數出席免費的

2024年12月13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統計局11月28日公布的調查顯示,2023年本地家庭的平均生活開支與平均收入,在過去五年都呈現雙增長趨勢。

2023年的家庭整體月均收入從1萬2661元增至1萬5473元,年均增幅達4.1%。同一時期,家庭每月平均開支為5931元,與2017年至2018年的5163元相比,平均每年增長2.8%。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文化消費的占比是:

每月書籍報紙文具開支13.3新元

每月文化服務開支35.3新元

共占2023年家庭月均開支的0.8%、月收入的0.3%。

若細分出來,每月文化服務開支的35.3新元當中:

蟻粉覺得一個家庭每月花35.3新元在文化服務上,算多還是算少?

《聯合早報》讀者石家祥認為新加坡人花在文化陶冶上的費用太少了。

他寫道,新加坡其實有許多文化活動,只是大家不願將錢花在非物質消費上。

讀者來函

刊登在12月7日《聯合早報》言論版的讀者來函。(聯合早報)通過金錢支出來衡量文化參與度可能有失偏頗

一個家庭每月的文化服務消費只有35.3新元,一年才423.6新元,聽起來是挺少的。

不過,新加坡有大量免費的文化藝術活動,例如社區演出、公共藝術展覽、博物館免費入場日等,這為國人提供了高質量且低門檻的文化體驗。

在這種大環境下,僅通過金錢支出來衡量文化參與度和普及度,可能有失偏頗。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幾乎每天都有免費的活動,如音樂演出、藝術展覽、視覺藝術、甚至是藝術講座。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進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兒童博物館、亞洲文明博物館等都是免費的。這些博物館也會定期舉辦一些免費活動,但是特別展覽是收費的,但價格比外籍人士便宜很多。

新加坡每年也有舉辦新加坡藝術周、濱海花園慶中秋、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展示的燈光裝置,以及濱海灣花園燈光秀等,這些一律是免費入場的。

除此之外,還有公共空間的街頭演出或藝術裝置。

此外,一些學校有時也會和劇團合作,邀請他們到學校給學生演出,學生無需付費觀看。

國人如果都只參加以上這些文化活動,還真的不太需要掏腰包,卻能接受文化浸濡。

另外,一些家庭兒童和青少年參與藝術類興趣班,家長每月所支付的費用,估計也沒有算在本地家庭文化的支出裡頭。

誠然,儘管新加坡文化活動多樣且優質,的確還有好些人認為,文化藝術的薰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將收入用在物質消費,例如住房、食品和教育等方面。

妝藝大遊行

2024年妝藝大遊行。妝藝大遊行雖然要收費,但價格很合理,介於20至60元,但通常都會有優惠。例如今年配合60周年,使用百盛卡會員在12月31日之前購票可享有四折優惠。(海峽時報)新加坡的免費藝術活動並不少

不少人普遍對免費的音樂會、展覽等有個刻板印象,認為新晉藝術者只是在找個舞台來提供實踐和成長的機會,展示他們的才藝和提高知名度,同時也讓觀眾以更低的門檻接觸藝術。

因而,免費活動難免會造成一些人有「低期待」的心態:

只要免費的,質量肯定不會太高。

加上又先入為主地認為,初出茅廬的藝術家無論在創作技巧、表達深度上仍需要磨鍊,即使是免費入場,觀眾也要再三考慮表演或展覽內容夠不夠吸引人,甚至會自動忽略掉這類文化藝術活動。

另外,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或耐心去欣賞實驗性、抽象性較強的作品,這可能會導致部分人認為,不值得投入這樣的時間。

相信對很多新加坡人來說(至少紅螞蟻是這樣認為),參與藝術活動是一種額外的時間投入。如果活動無法提供明顯的感官享受或啟發,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其他事情。

濱海藝術中心的一些免費藝術活動。(取自濱海藝術中心官網)

對藝術有濃厚興趣的人,自然而然會更願意投入時間去欣賞這些作品,但非藝術愛好者可能就沒有動力參與了。

不過,即使不花錢參與活動,也會有時間成本、交通費用等投入。很多家庭可能更注重活動的便利性和內容質量,不完全與文化藝術活動收費與否相關。

打個比方,紅螞蟻育有兩名年幼的孩子,家住西部,因此即使知道位於市中心哥里門街(Coleman Street)的兒童博物館在12月6日(星期五)和8日(星期日)下午2點半有舉行30分鐘的免費講故事活動,也不會大老遠帶著孩子前去。

首先,我們一家早已參觀過兒童博物館,為了參與半小時的活動,就得坐半小時的德士或開車才能抵達目的地,而且還必須犧牲兩名孩子的午睡時間,綜合考慮下來就會覺得不值得。

更何況,若要參與星期五的活動,還得請假一天才能帶孩子參加。

一些收費的文化活動價格不菲 並非人人負擔得起

文化活動的定價也會影響參與度,例如一些表演優質作品的劇院門票,門檻就很高價格都不菲。

紅螞蟻很支持讓孩子儘早接觸戲劇表演,因為這可以培養創造力、情感智力和藝術欣賞能力,所以一年會帶兩名孩子去看至少五場演出。

然而,這樣的兒童劇,光是一家四口的門票,一場就動輒需要數百元。

舉個例子,新加坡專業劇場(SRT)明年3月上演的,以孩童為目標觀眾群的英語音樂劇《皇帝的新衣》,平日的價格一家四口為92新元至109新元,周末的門票則是136新元至170新元,這還不包括每張門票必須收取3元至4元的手續費,而且這還是一次購買四張票的優惠價格。

若為了省錢而選擇平日場次,不僅需要父母雙雙請假,孩子還得翹課,這對許多新加坡家庭來說既不方便也不划算。

最苦惱的是,雖然紅螞蟻也關注劇場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想提前了解演出日程,但不知道為何總比別人慢三拍才知道演出的售票詳情,每次想要買票,都只剩下離舞台很遠的座位。

因而荷包不算豐厚的紅螞蟻即使想帶孩子多看幾場表演,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默默放棄。

上述《聯合早報》的讀者石家祥也建議政府效仿像早前推出的鄰里購物券(CDC voucher)或重新探索新加坡旅遊消費券,推出「文化新加坡」計劃,發放文化消費券,用於訂閱報紙、參觀博物館、欣賞文藝演出等。

蟻粉們覺得,新加坡人不願意花太多錢在文化薰陶上,這筆帳要不要算到政府頭上?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5814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643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