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將成立委員會,負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事宜。我國計劃在明年3月提交相關文件。記者余慧慧報道。
國家文物局今年向3000多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本地的飲食文化是最受重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我國在申遺時,必須提交相關文件和視頻,同時凸顯社區如何支持這項文化。
文物局文化遺產研究與評估司長楊克翔說,他們會通過網站Our SG Heritage和其他活動,來獲取國人的支持。
他表示,在4月到6月間舉辦了小組討論,有專家學者,政府部門還有支援團體。人們都說,小販文化代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也是反映新加坡的生活心態。我們會有一個讓國人表示支持的網頁,10月份也有一個巡迴展覽。
全國商聯會、文物局和國家環境局將負責成立委員會,推動申遺事宜。
全國商聯會副會長林玉銘是第二代小販,他的兒子五年前接手管理生意。
林玉銘說:「他們可能會通過對話會或者其他形式同小販溝通,呼籲他們支持申遺活動。小販都會感到很自豪,因為小販不會被人家說是比較底層的工作,也會吸引到年輕人。我們受到認可,就會更用心地做小販的美食。」
申遺結果預計將在2020年底出爐。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指出,小販文化包含了本地的飲食文化、用心經營的小販,以及作為國人感情聯絡站的小販中心。她希望公眾能踴躍支持申遺活動。
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則表示,政府將繼續通過不同渠道和項目,例如小販生產力資助金和培育攤位計劃來幫助小販和有意加入小販行業的國人。
- 958/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