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警民關係怎麼樣?一起來看下
近日,一名31歲女子從友諾士彎組屋五樓一躍而下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後,引發了網民的討論。
有網民就在網上留言,質疑警方和民防是否可以做得更多更好,以阻止女子往下跳。
針對網民的留言,警方與民防9月23日發出聯合文告,詳盡道出整個任務的流程,並強調流程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我們一起來看下,事件的具體過程如何。
警方是在9月20日傍晚6時30分左右接獲通報,指友諾士彎第36座組屋的一個單位需要支援。
當時,一名身穿深色上衣和牛仔褲的女子,已經爬出五樓單位窗口外,她腳踩窗台,手握窗戶,身體不斷搖晃,而且多次向前傾斜,隨時可能摔下樓。
首兩名警員在傍晚6時43分前後抵達現場,兩人上樓到事發單位,發現門是上鎖的。
其他警員陸續在傍晚6時44分抵達現場,並在樓下嘗試用英語和馬來語跟女子溝通,勸她回返屋內,但女子充耳不聞。
民防部隊在6時43分接獲通報,紅犀牛輕型消防車也在8分鐘內抵達,救護車和消防車不久後也陸續趕抵現場。
然而,就在民防人員忙著鋪設安全氣墊和攜帶救援工具上樓時,女子卻在傍晚6時54分左右跳下樓。

女子墜樓後在清醒的狀態下被送往樟宜綜合醫院急救,並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捕。
根據現場流出的視頻來看,現場警方的處理確實是按照流程來做的,並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似乎也是最好的辦法,當然也希望警方能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處理此類案件。
其實新加坡的警方在出警以及處理緊急事故方面都很有一手,且每個警員都經過的嚴格的訓練,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是完美的,時不時也還是會有一些網民提出改進意見。
2022年6月,一名警員被指在墜樓現場比出不恰當手勢,被家屬投訴。
家屬批評這對死者不敬,警方表示已聯繫家屬作出道歉,並對該警員採取內部處分。
該網民表示她的親戚周二墜樓身亡,但一名警員卻在藍色帳篷前舉起雙手,比劃剪刀手,令她覺得警員對死者不敬。

她在貼文附上該名警員笑著比手勢的照片,痛批警員不尊重家屬,甚至把情況當成兒戲,指家屬都無法接受這種行為。
警方受詢時指,他們對貼文內容知情,並已聯繫家屬道歉,雖然警員當時並非在拍照,但他在面對圍觀者的舉動欠缺妥當。
不光是此類案件,其實新加坡的警察每年都要面對很多公眾的不理解以及暴徒的挑釁。
過去兩年,有超過400起警員在執行任務時,遭公眾以言語或肢體暴力對待的事件,其中包括警員被有不良行為的公眾挑釁。
本地警員接受廣泛訓練,學習處理變化多端和無法預見的威脅,包括正面衝突事件。訓練包括號令、警棍、使用暈眩槍和槍械,以及沒武器在身的策略。
警員會考慮公眾、自身和襲擊者安全,採取恰當行動。視情況而定,若需支援,當局會增派人手到場協助警員逮捕罪犯。
有衝突就避免不了會手上,那麼受傷警員是否獲賠償?這是自然的,警察部隊會照顧因公務受傷的警員,包括承擔醫藥費。
但是警員在執行任務中,除了要保護自身的安全,同時也要避免傷害無辜。
之前,本地一名男子日前持刀鬧事遭警員擊斃,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指出,警員接受的訓練是向人體中間射擊,以阻止可能造成他人傷亡的威脅,這樣做能增加命中率,減少無辜旁人受傷的風險。
這名64歲男子涉嫌在明地迷亞路一帶持刀高喊,在警方多次警告後依舊亂揮刀子,拒絕聽從指令,還拿刀沖向警員,結果遭警員開槍擊中胸口,送院後不治。
針對警員處理這起案件的方式,大多數公眾表示理解,但仍有少數人存疑,不解警員為何不是開槍射傷男子,而是開槍將他擊斃。
尚穆根指出,警員接受的訓練是向人體中間射擊,以阻止可能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威脅。同時,這樣做也會增加命中率,減少周遭無辜旁觀者可能受傷的風險。

而這起事件中,是涉事男子不聽勸告,警員無奈才開槍。
涉事男子曾持刀沖向警員,儘管警員再三提醒他放下刀子,但他完全不聽勸。
警員之前也曾使用電擊槍,但男子非但沒有被逼退,反而拿著刀子沖向警員,其中一名警員這時才對男子開槍。
這名涉案男子此前正被中央肅毒局通緝,警員過後也從他的住家起獲吸毒用具。案發時,男子也因涉嫌魯莽行為及蓄意傷害警員等罪名,正在接受調查。

總體來說,新加坡的警察還是訓練有素,一切都是依照流程辦事,以小編自身的經歷來說,他們對於普通民眾的問詢和尋求幫助,態度都是很好的,也很有禮貌,只有在處理案件或者面對暴徒的時候才會有拿出警察該有的威嚴。
有事找警察,還是沒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