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預產期還有兩個星期,淘氣寶寶卻提早在家中報到。母嬰隨後到醫院的過程一波三折,先是救護車無法送到私人醫院,私召車看到嬰兒後也拒載,幸虧好心德士司機願意把一家人送往醫院。
這淘氣男寶寶余祈恩是在去年12月10日凌晨4時46分,在義順4道第509B組屋家中出生。

余文祺(右)和吳莉詩(左)分享在家中生產和接生的經歷。
余文祺(33歲,牧師)和妻子吳莉詩(33歲,行政人員)說,兒子的預產期本來是聖誕節當天,沒想到他卻提早出生,出生前一晚妻子才到婦產科檢查,醫生當時也說還不是時候。
「當晚妻子還工作到凌晨兩點,她凌晨四點起床上廁所時申訴不舒服,但又無法具體說出怎樣不舒服,我們還打算等天亮再去看醫生。」
豈料15分鐘後,吳莉詩突然開始陣痛,肚子裡寶寶的動作也很大,余文祺急忙撥995叫救護車,但妻子痛得無法走路,他立即打給醫生。
「醫生交代了注意事項後,我急忙拿毛巾鋪在床上,一切準備就緒,才讓妻子準備生產。在救護車抵達前,寶寶就順利出生了。」
隨著寶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夫妻倆也放下心來,這時救護人員也抵達,幫寶寶剪斷臍帶。
由於吳莉詩和寶寶要到伊莉莎白醫院,但民防部隊救護車只能載去政府醫院,夫妻倆只好叫私召車。然而私召車抵達後,司機卻說根據規定要有嬰兒座才能載寶寶,拒絕載送他們。
「我一手抱著寶寶,一手拉著行李,司機也不通融,剛出生的寶寶即使有嬰兒座也沒辦法坐,最後只好叫德士。」
所幸德士司機非常熱心,在抵達醫院時還主動推輪椅給吳莉詩,讓母子順利入院。
憑記憶冷靜為妻接生
丈夫在妻子生第一胎生產時跟入產房,憑著記憶冷靜地幫妻子接生。
余文祺本身並沒有接生的經驗,但大女兒出生時,他曾經在產房內陪著妻子。
他笑說:「我也沒學過怎麼接生,但神奇的是當下好像就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會緊張,還不忘記錄兒子的出生時間。」
吳莉詩則說,自己當時候痛得只管大喊大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幸丈夫非常冷靜,因此全程就聽從丈夫的指示,順利把兒子生下。

送妻子入院前,余文祺抱著親手接生的兒子和女兒拍照。(受訪者提供)

寶寶余祈恩剛出生被包在毛巾里的樣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