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當局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註冊新加坡公司正當時

2021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

Singapore

此前在關於疫情中新加坡經濟問題的報告,深深的憂慮籠罩全篇報告中,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問題幾乎貫穿全篇報告。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島國,它的生產與服務都是以出口為主,是完全徹底的外向型經濟與金融,再加之新加坡的稅率相對較低,經濟發展對國外的直接投資具有很強的依賴性。

而新冠病毒這個大敵恰恰毀了國際貿易,切斷了全球貿易的產業鏈、供應鏈、運輸鏈等鏈條。

從經濟增長模式和結構看,新冠病毒對新加坡影響應該是全球最大的。

根據新加坡官方之前公布的數據,新加坡出口商品總額占了貿易總額52.6%,逐漸擺脫了依靠轉口貿易維持生計的局面,可見新加坡目前的製造業加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從側面表現出了加工經濟規模再逐步擴大。

根據2020年最新數據統計,新加坡的五大核心出口產品是去石油化製品、機械和交通設備、非電動產品、電器產品和化工產品。

可以說,新加坡在短時間內從第三世界飛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體,彰顯出其卓越的生產輸出優勢。

近10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GDP結構,整體是以服務業為主,基本維持在70%左右,製造業在25%左右,農業占比大概只有0.03%左右。

這個經濟結構的一個大問題是一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被切斷,全球旅遊業全面停滯,新加坡從何處進口,又怎樣出口,又服務誰呢?新加坡經濟必然全面停滯。

然而,新加坡金管局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2%;經季節性調整後,環比增長2%。

與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環比增長9%和3.8%相比較,第一季度增速有所放緩,不過放緩速度比預期溫和。

整體而言,新加坡第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而想像中的經濟面臨崩盤情況根本就沒有發生,反而還恢復到了以前的水平,更別說目前全球經濟未完全復甦。

如果全球經濟持續復甦,金管局預測,新加坡今年整體經濟增長將超出早前官方預測,因此小澳認為,未來新加坡經濟發展潛力非常之大。

首先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領域中,觀光與旅遊業相關活動仍處於疫情前的一半以下,試想,一旦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這一塊對經濟拉動將非常大。

面向消費者的領域、建築領域各自恢復至疫情前的80%至90%,也就是說各自還有20%和10%的增長潛力。

從傳統國際金融中心來看,據波士頓諮詢預計,到2028年,新加坡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國金融中心。

對於外來資金,新加坡的管理比較寬鬆。

新加坡立足東協,將維護東協團結與合作、推動東協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首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係;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這一切仿佛使新加坡成為一定意義上的「亞洲瑞士」。

至於法律,新加坡一直是亞太地區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

法律高於政治之上,使許多亞洲富豪多年來都將新加坡當成金融避風港。

再從經濟和科技上來看,數碼經濟已經成為新加坡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政府正在投入更多資源吸引及栽培數碼經濟人才,結合工業4.0時代,新加坡已經對這些轉變做好準備,而且正在推動可持續、包容和堅韌的經濟增長,試圖將貿易平台升級成為網際網路貿易平台,未來發展同樣不可估量。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新加坡經濟的中流砥柱

中小型企業

中小企業乃是新加坡經濟的骨幹,占全國企業數量的99%

中小企業持續支持著新加坡經濟增長,新加坡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以強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助力企業實現業務增長,致力於吸引更多新興產業、優質企業和人才,以此地為跳板,走向全世界!

新加坡對中小企業的定義

新加坡的中小企業之前被定義為,固定資產投資額在1500萬新元及以下的企業(屬於製造業的企業),以及雇員人數在200人以下的企業(非製造業的企業)。

2011年4月1日起,中小企業定義為年營業額不超過1億新元,雇員人數不超過200人的企業。

新的定義允許企業有資格獲得更多支持,無論其固定資產如何。

新加坡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業

新加坡對於關於中小型企業方面一直都在給予積極援助。在過去的三年里,新加坡政府著重於鼓勵中小企業加強創新能力、提高生產力、以及數字化轉型等。

去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冠病疫情使新加坡政府的重心轉移到「保住員工飯碗」。

為了穩定經濟並且為新加坡提供保障,新加坡政府將推出總值40億新元的「經濟穩定與支援配套」,這項配套將幫助新加坡的員工保住飯碗、提升技能。

從公司運營方面看註冊新加坡公司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

中小企業註冊新加坡公司較實際的用處就在於稅收方面,新加坡規定了免稅、海外利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等。

新加坡以屬地原則徵稅,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以外發生的業務交易利得,可不向新加坡政府納稅。

從提升企業形象的角度來講

中小企業註冊新加坡公司用跨國經營來增強企業實力,擴大企業經營區域,不僅可更好地提高形象及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註冊新加坡公司是企業走向世界開展跨國業務時提升企業國際形象的捷徑。

從註冊流程、維護角度來講

中小企業註冊新加坡公司成本低廉,註冊流程簡單,註冊資本無需驗資,新加坡公司經營範圍基本沒有限制。

註冊新加坡公司後維護便捷,按時進行公司年審、稅務申報即可。

如果以新加坡公司名義進入國內市場還有保護自身利益的特殊功能,外資公司在中國的註冊和投資股份在進入和退出、轉股等方面都有較為寬鬆的待遇。

國內有些地區對於海外離岸公司還有投資政策,如高科技產業、儀器、電子等知名廠商多為新加坡公司可以新加坡公司之名義授權給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等其他地區生產,不僅提高了產品形象,同時提高銷售附加值,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非常的適合。

因此,不管是發展前景還是政局來看,註冊新加坡公司正當時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