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浦東新區大團鎮上海洪久農業的桃園基地內,50箱紅潤飽滿的水蜜桃整裝待發,即將飛往新加坡,成為疫情後上海地產水果的首批出口。

2020年,在浦東海關幫助下,洪久農業完成了出境水果果園和包裝廠的行政許可,其出口新加坡的黃桃,打破上海本地水果成規模出口零的紀錄。2021年,該企業再接再厲,又將南匯水蜜桃打入新加坡市場。但2022年,迫於疫情,企業中止出口計劃。今年,在新加坡市場渴盼之下,南匯水蜜桃重啟出口,才下樹頭即第一時間飛出國門。

果農選果。(李曄 攝)

果農給每個水蜜桃稱重。(李曄 攝)
洪久農業相關負責人徐雲青告訴記者,上海地產水果的品質在海外頗有口碑,7月初,新加坡排名前三的商超昇菘超市主動聯繫洪久農業求合作,認準了上海南匯水蜜桃的品牌效應和品質水準,望洪久重啟出口。但當時,企業出境果園及包裝廠的註冊資質已過有效期。浦東海關獲悉企業需求後,迅速回應並進行精準指導,幫助洪久儘快落實許可事項申報。另一方面,針對水蜜桃成熟周期短、出口訂單急的情況,海關方面最終採取「遠程視頻」考核模式,將原先需要20個工作日的受理、考核及審批流程,壓縮到3個工作日內完成。這也是上海海關首次應用「遠程視頻」模式對出境果園及包裝廠開展註冊登記考核。

據悉,儘管流程優化、效率提升,但海關加強掛果期桃園病蟲害防控監測等手勢一項沒少。在該批水果正式出口前,果園還需要向海關預約查驗時間。浦東海關駐金橋辦事處查驗九科科長聶敏介紹,海關查檢旨在及時發現病果、蟲果、爛果及包裝中可能夾帶的有害生物。去年5月,上海海關特別開通了「出口鮮活易腐農產品綠色查檢通道」,企業可享「隨報隨檢、優先送樣」待遇。也就是說,在所有預約查檢面前,鮮活易腐農產品將被自動「置頂」。正因這一綠色查檢通道,上海農產品出口企業常選擇最靠近出運航班或船期的時間段來邀請海關上門查驗,確保農產品以最完美狀態出運。上海一些出口日韓、歐洲的沙蠶餌料、冰鮮海魚等,航班船期往往是深夜或凌晨,企業據此倒推,預約的查驗時間經常是傍晚。但海關照樣「隨報隨檢」,查驗完成後,貨物即可無縫對接登機、登船。海關的便利政策,成為出口企業「任性」的底氣。

浦東海關關員在水蜜桃桃園開展病蟲害防控監測。(楊璐 攝)
據記者了解,此批南匯水蜜桃出口屬試水性質,後續企業將視情,持續把南匯本地黃桃、8424西瓜、甜瓜等優質地產水果輸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