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在社交媒體上呼籲:
某些新加坡人想要: 把外國人拒之門外, 以保全生計, 太不現實!
事實上,即便這樣做,也無法保證新加坡人可以免受就業競爭的困擾,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就像部長們在國會發言中所述那樣: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欠新加坡人一個好的生計環境,所有的選擇背後都是實力和競爭的優勝劣汰所決定的!

而人力資源也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因素。
新加坡遭遇「用工荒」 企業無法承受之痛
新加坡的邊境限制和不確定的經濟形勢,造成本地的外籍員工人數進一步減少,從去年到今年6月,不包括女傭在內的外籍員工人數減少了約14萬7000人。

是的!新加坡正遭遇到史上最嚴重的用工荒,自「德爾塔」疫情二次爆發,新加坡已經明令限制一些疫情嚴重的地區進入新加坡。
這些舉措造成各類證件的持有者都有所減少,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建築、海事船廠和加工業的工作準證持有者。

以上圖源:8 world
而之前的勞動力主角-馬來西亞越堤族入境新加坡需要隔離的日期也是漫漫征途,需要本不寬裕的他們承擔高額的隔離費用,本身作為普通工薪階層,極少有人願意去承擔這個費用。
新加坡的老齡化社會問題 讓人觸目驚心
數據顯示,65歲或者更年長的公民人口增速加快,今年占總人口的17.6%,10年前是10.4%。到了2030年,老齡人口比率將提高到23.8%。

老年人做不動,中年危機一代又不肯去做他們不願意從事的行業。
今年6月的職位空缺上升到9萬2100個的歷史新高位!每100名失業者就有163個職位空缺,1.63的比率也是2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人力部發布的勞動市場報告:職缺最顯著的行業是製造業6300個、建築業5100個和資訊通信業2700個。

就拿建築行業為例,基本上在新加坡,很少有人願意去做這些勞工所從事的辛苦工作。
看看新加坡網友在Facebook 上的評論,就可以大致了解新加坡中產的焦慮所在:

並沒有人要求將外國人拒之門外。我們只是要求首先照顧新加坡人。一些政府的政策給人的印象卻是外國人優先。


部長先生,希望你能真的理解我們,我們是歡迎競爭。但是這不是關於競爭的問題。這屬於不公平公正僱傭的問題,而原因主要是因為外國勞工比我們廉價。
我們選民選您做部長的原因是因為您能確保新加坡人生活在一個世界一流環境!
親愛的部長,您需要了解我們勞苦大眾真正的需要。
是的!如果一個外勞擁有一些廣而深的技能和經驗,擁有過硬的影響力,能夠為本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為新加坡經濟做貢獻那麼我們歡迎他!
事實上我們歡迎外國人也歡迎他們來這裡參與真正的競爭。

以上圖源:STRAIT TIMES

部長先生,與您所認為的相反,我們新加坡人並不介意競爭關係。我們也不想把外國人拒之門外。
我們只是要確保我們自己人能幹的工作要留給我們,而我們不能做的留給那些外勞。
我們承認我們在一些領域離不開他們:比如說,環境、建築、服務和餐飲業! 我們不需要外籍的中層管理人員代替我們本地的管理人員。

也有一些本地人比較理智,認為抱怨無用。只能改變自己來獲得更大的機會!

同意!我們不應該抱怨外國人的競爭!我們新加坡人應該通過學習新的技能來提高全球競爭力,政府或許可以幫我們尋找機會來提高本地人的就業率。
也有一些中年人由於飽受競爭的壓迫,變得忿忿不平,口不擇言!

競爭是好的,因為競爭沒有發生在他的辦公室里!


我認為所有的新加坡同胞都有足夠的競爭力,有著廣泛的技能和能力來處理各行各業的工作和職位。
我們只是不能理解,為何一定要讓那些沒有真正競爭力的外國人來到我們的國家!給他們高薪和好工作。
天吶,這不是競爭,這是讓他們有優先權。


他這麼說是因為他的工作完全與外國人的競爭隔絕。
中國和印度當然也有很多比他更有能力的人,而他們的工作成本也只是他的一小部分,這才是真正的競爭。
而其他任何事情,對你我來說,都只是兩套完全不同的規則。
不少新加坡人覺得:他們只能是在有限範圍內,接受外勞從事他們不想從事的行業。
或者是那種真正有資源有能力有天賦的人,才能被真正接受!

是啊,如果真的是那些真正有天賦的人被引進我們也無話可說。
但是那些剛剛畢業的沒有經驗的,他們有什麼!他們只是比我們便宜!
老闆當然想要僱傭便宜的人了,如果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想要打折扣來獲得利潤!那麼員工給你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也一定是打了折扣的!

中小企業苦苦支撐 僱主面臨重重壓力!
新加坡的很多中小企業僱主也面臨著僱傭不起中國勞工的局面。
因為疫情之下,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他們提供的薪水已經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中國勞工也會再三權衡:萬一染疫對身體造成的巨大傷害,「用工荒」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去年客工群體的意外災難,眾多建築行業的僱主苦苦掙扎,中小企業的僱主奮力拚博在求存的路上、不可不謂之艱難曲折!
自去年疫情暴發以來,建屋局已經終止了一些建築合約,理由就是承包商無法如期完工。
其中一個是榜鵝Waterway Sunrise II預購組屋項目的承包商。

以上圖源:on my way sg
另一個就是興建五個預購組屋工程的建築公司Greatearth,已經宣布破產!
根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的數據:截至8月31日,本地共有5萬3707家建築相關的註冊公司。
僅在2021年前八月,就有1538家公司倒閉,占總數的2.86%。

建築行業面臨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上漲,也讓這些企業走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疫情前,企業想要引進一名客工,費用一般都可以維持在1000新元以下。
現在由於隔離和檢測的額外開銷,引進印度和孟加拉國客工所需的費用在6000新元之內,而中國客工,也需4000新元。

自我封閉並不能避免競爭
提升自我競爭力才是王道
維文也表示,現如今新加坡人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倍努力,通過自我提升,來獲得未來工作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