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兒童測試冠病疫苗 研究協調員對疫苗接種政策作重要貢獻

任米香協助推進兒童接種冠病疫苗研究計劃;右為新加坡臨床研究與創新聯盟首席信息官黃耀輝。 (圖:新加坡臨床研究所)
當兒童被證實也會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和出現併發症時,任米香被任命招募受試兒童,以對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應進行研究;她和團隊在三周內順利完成招募活動、協助推進研究,對本地孩童的疫苗接種政策做出重要貢獻。
作為竹腳婦幼醫院的資深臨床研究協調員,任米香參與了該醫院針對5至11歲兒童,所展開的全國兒童2019冠狀病毒疫苗研究計劃。
這項由2021年11月開始的研究,對運作安排和兒童注射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應做出評估,研究結果將對本地低齡兒童的公共衛生疫苗接種政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導。
任米香:三周內招募150名受試兒童
在該期間,團隊克服許多挑戰,並在三周內順利招募了150名受試兒童。除了得聯繫有意願讓孩子參與研究的家長,他們還得與各部門緊密配合、制定出一個能配合參與各方的時間表等。
從生命科學本科畢業後,任米香就一直希望從事一份能與人溝通,同時讓她發揮所學的工作。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也會確保孩子能參與決策過程並獲得尊重。
所以,在研究工作進行之前,她會以不同的方法和語氣與孩子們溝通;儘管一些孩子們會在接種疫苗或抽血之前感到害怕,但是任米香會和他們交談,讓他們觀賞他們喜歡的視頻,以助孩子們放鬆心情。
在竹腳婦幼醫院擔任臨床研究協調員超過十年,任米香不僅是一名高效的團隊領導,也在過去五年內,和同事們完善了部門內30多項標準作業程序,為提高本地研究質量做出重大貢獻。
謝春霞:在研究與藥物開發長時間付出
從加護病房護士轉為實驗醫學組的研究協調員,過去14年來,來自國大醫院的高級臨床研究協調員謝春霞,在研究與藥物開發上不斷付出。

謝春霞(左一)和任米香(中)同其他獲獎者合影。(圖:新加坡臨床研究所)
例如,她協調了一項針對罕見、可致命的血液疾病——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研究。罕見疾病的藥物不僅選擇有限,價格也可能非常的高,謝春霞指出,一旦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疾病的治療,穩定患者的病情。
謝春霞所協調的一些臨床研究,可能耗時十年以上,有時還需要陪著病人過完他們的一生;自2017年以來,她也一直負責培訓工作,至今培養了約20名初級協調員,他們多數都在學術和工業領域從事研究工作。
九人獲獎項肯定
上述兩人的貢獻獲得肯定,與另外七人同時獲得新加坡臨床研究所(Singapore 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頒發臨床研究協調員卓越貢獻獎(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 Award for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s)。
其中,任米香獲得「卓越貢獻獎」的最高榮譽,獎金3000元;謝春霞則獲得優異獎,獎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