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期,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有史以來最慢的地震,持續時間長達32年。該「慢動作」地震甚至誘發了1861年的蘇門答臘大地震。
慢動作地震

NTU研究團隊 ,來源:NTU Singapore
地球的地下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地方,地下深處的板塊的運動和摩擦形成了我們在地表上看到的地貌,地下的活動控制著上方危險的強度。雖然地震和火山爆發期間的地球運動已通過精密的儀器記錄下來,經過研究人員的分析並受到統計學的約束,但它們並不能說明腳下移動板塊活動的全部故事。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全球定位系統的到來-包括具有捕獲毫米級別運動的極為靈敏的傳感器的接收器-已使科學家可以發現以前難以解開的地震的現象。其中就包括所謂的緩慢滑動事件,這種滑動和普通地震不同,更像一場「慢動作」的地震。「慢動作」地震或「慢滑事件」是指一種長期的、緩慢的壓力釋放現象。在這種現象中,地球的構造板塊相互緩慢滑動,但不會引起大的地面震動或破壞。

地球板塊運動,來源:Google學術
這些緩慢的滑動事件在世界各地發生,並且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地震。斷層的運動不是平穩地滑動,而是周期性地滑動,加速,但從未到達發出足以供人類察覺的地震波的地步。儘管它們很難被檢測到,但緩慢的滑動事件可能會累加,最終導致巨型地震的發生。

發表於 Geoscience的論文,來源:Geoscience
有史以來最長的慢滑事件

該研究的地質構造,來源:Geoscience
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小組在位於蘇門答臘沿岸的Simeulue島上,利用古代珊瑚研究歷史海平面時,有了這個意外的發現。無論橫向還是縱向生長,圓盤形珊瑚微礁的生長方式都可以記錄海平面和陸地海拔的變化。

圓盤形珊瑚,來源:NTU
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小組稱,這一研究成果標誌著人類發現了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慢滑事件,並將改變全世界對這種現象發生的時間和原理的看法。從前,科學家們認為,慢滑事件只會持續數小時或數月。
但南洋理工大學的這項研究表明,它可以持續數十年,並且在緩慢運動期間不會觸發大型的災難性地震和海嘯。

助理教授Aron Meltzner在採集樣本,來源:Imam Suprihanto
參考文獻:
1. "NTU Singapore study of ancient corals in Indonesia reveals slowest earthquake ever recorded" NTU Media Release;
2. Paper titled 「Long-lived Shallow Slow-slip Events on the Sunda Megathrust」, published online in Nature Geoscience, 3 May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