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大使為籌款而登富士山 助教:正苦練且持續進步中

為挑戰攀登富士山、獻身公益,本地多名特需人士正通過特訓積極備戰。他們的教練說,這群勇士一直在進步,待完成兩個多月的訓練後,相信他們將能完成挑戰。
《8視界新聞網》記者近日與九名特需大使一同在位於武吉知馬的牛乳場自然公園(Dairy Farm Nature Park)接受體能訓練。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訓練中,特需大使和義工們頂著烈日,來回攀爬斜陡的階梯,這高強度的訓練連記者都吃不消。
值得欣慰的是,過程中大家不僅會以行動和話語鼓勵對方,路過的其他登山者也會停下來與特需大使打招呼,並給予支持。其中一位女士還說:「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在(富士山)和你們會面。」
助理教練葉國良一路走來見證了特需大使們的努力,他說:「第一次走的時候,他們很辛苦、很慢很累,(需要)很多休息時間。現在我感到驕傲的是,他們可以來回上下階梯四次,我覺得他們很了不起。」
團隊合作非常重要
談及訓練情況,葉國良指出,不同的特需大使有不同情況,有的動作比較緩慢,因此團隊合作和配合非常重要。「他們要學怎麼去配合每個人的腳步。有時會脫節好一個距離,所以我們要叫他們慢走或停住,等其他人跟上再一起走。」
葉國良表示,自己想做一個較嚴厲的教練,因此即便特需大使已有所進步,他仍想要帶領他們「更上一層樓」,希望所有接受挑戰的特需大使都能夠登上富士山。
「那是一個很好的感覺,(同時)也是要讓一些人知道,他們如果經過訓練,還是可以完成一些挑戰。」

特需大使和義工們頂著烈日,來回攀爬斜陡的階梯。(圖:呂思嫻)
葉國良望與兒一起登頂
擁有多年登山經驗的葉國良除了是助教,也是特需大使葉維恆的父親。曾經登上富士山的他指出,自己多年來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和兒子一同攀登山頂,然後再一起拍照留念。
葉維恆今年28歲,是唐氏綜合徵患者。由於葉維恆行動較為緩慢,葉國良會在攀爬了一段路程後,倒頭關照兒子,並督促他「走快一點」。「雖然我們要訓練他獨立,但他還是特需的情況。以他的情況來講,他走得慢,我就會用我的方式激勵他。」
葉國良補充,就算8月成功與兒子登富士山,他們也不會止步於此。

葉國良希望能和兒子一同攀登山頂。(圖:呂思嫻)
「朋友可以 我也可以」
即便訓練艱辛,另一位自閉症特需大使蔡鼎豪仍自信地表示,若朋友做得到,自己也可以。
24歲的他希望自己屆時能掌握好正確的呼吸技巧和緩慢的登山速度,若成功登頂他即會成為一名「英雄」,而家人也會以他為榮。
十名年齡介於20到31歲的特需人士將在八月挑戰攀登富士山,這是基督教青年會(YMCA)發起的包容性挑戰,以為特需群體籌集20萬元款項。